(以下内容从英大证券《策略晨报:政策利好刺激下,A股市场放量上涨,后市热点有望扩散》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观点:
总量视角
【A股大势研判】
容许我们在重复一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财政目标方面,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政府投资方面,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特别国债方面,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促进消费方面,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住房目标方面,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新质生产力方面,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上述政策目标将进一步夯实经济复苏预期,给市场带来积极提振。
重要会议给市场带来积极提振,周四科技股再次大涨,科创50指数涨幅3.48%,市场放量且实现三连阳。盘面上看,人工智能、算力、半导体等科技股全线大涨。直接催化剂可能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抓手,政策端的超预期发力,直接扫清了市场对科技产业长期发展的疑虑,为资金提供了明确的布局方向。
周四科技股领涨的同时,消费、公用事业等板块出现估值修复迹象,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正在全面回升。今年财政政策的“积极有为”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大规模设备更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不仅直接利好人工智能、半导体、算力等硬科技领域,更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回暖。展望后市,随着两会政策细节的逐步落地,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之下,A股市场的科技股上涨有望逐步转向全市场共舞的良好表现。操作上,可逢低布局三条主线:一是自主可控领域(人行机器人、半导体、AI算力等);二是内需消费(医药、平价消费等);三是高股息板块(央国企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