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华龙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金融政策点评:央行、金管局和证监会国新办发言释放了哪些信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4年9月24日(星期二)上午9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观点:
我们梳理了发布会内容,认为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货币政策:从流动性和价格两个方向进行支持;2、资本市场:增强长期流动性入市和权益资产可投性两个方向提供政策支持;3、房地产:提升房地产交易活跃度,减少房贷压力。
1、货币政策:“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从流动性和资金价格两个方面进行支持。9月央行资金投放仍有1.46万亿元的净回笼,其中0.59万亿元MLF到期,本次降准能有效对冲市场到期资金(关注9月25日MLF是否续作),同时银行释放流动性可用于低息贷款;本次政策利率调降20bp,将是2021年以来的最大降幅,预期未来LPR、银行存款利率等也将等比例调降,明确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能够提升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同时进一步降低居民借贷和加杠杆的成本;目前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1%附近,降息或将传导至国债利率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预计非银机构互换便利卖出以及央行常态化国债买卖工具将与长端利率下行形成博弈。
2、资本市场:“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第一项工具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批5000亿)。第二项工具是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批3000亿元),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放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支持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事件点评
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即《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同时就市值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首先,8000亿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明确支持资本市场流动性,互换便利能够直达非银机构,以便于非银机构增持权益类资产,上周五证监会券商风控指标的放松也为券商未来加杠杆投向权益资产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非银机构置换国债进行卖出,也可以提升国债收益率稳定性,增强二级市场国债供给。
其次,“增加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国有大行资本运作空间的同时,增强银行对未来稳定分红的信心,稳定的股息率将有助于险资及长期资金的持续配置,对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险企私募投资基金的试点放开将提升长期资金入市规模,私募投资基金将有能够帮助险企在会计核算上避免投资带来的业绩波动,提升投资权益资产的稳定性。
证监会将在制度层面提升长期资金入市的便利性,通过鼓励并购重组和提升分红稳定性,增强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按照商业银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25%的贷款利率,以及上市银行5.06%的股息率(9月24日)计算,上市银行股东具有较大的息差利润,红利板块上市公司将有较强的再贷款回购和增持的积极性。
3、房地产:“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预计平均降幅在50bp左右,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
央行预测这一项政策将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人口,平均每年减少家庭的利息支出总数大概1500亿元左右,意味着人均利息支出每年减少约为1000元左右。按照2023年23万亿元存量房贷的利率调整后加权平均利率为4.27%计算,2024年LPR降低35个基点,平均存量房贷利率约为3.92%左右。经我们估算,此次降低50bp+LPR20bp调降来看,预计拖累银行2025年利润约16.1%,同时央行表示将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对银行净息差影响基本中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动风险、政策变动不及预期风险、资产价格变动风险、长期利率下行风险、统计数据差错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