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修正预期差-如何看待IMF调整7月经济预测?

来源:中国银河 作者:章俊,于金潼 2023-07-26 19:3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修正预期差-如何看待IMF调整7月经济预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内容:
短期经济韧性导致全球增速上调,美欧小幅上修,中国保持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7月全球经济展望中将全球经济增速从上期(4月份)的2.8%小幅上调至3.0%,反映对经济短期韧性的同时也表露了对高利率下经济继续放缓带来的中期挑战的担忧。发达经济体中,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6%上调至1.8%,欧元区经济增长从0.8%上调至0.9%,但需要注意德国增速从-0.1%下修至-0.3%,代表了欧元区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中国经济增速维持5.2%不变。从IMF自去年四季度对主要经济体增长预测的变化看,美国与欧元区由于劳动市场韧性导致服务业表现超过预期而被连续上调,整体支持两大央行在三季度进一步加息。我们预计美联储和欧央行均会在7月和9月累计再加息50BP后停止。日本经济增速调整先下后上;综合考虑下,日央行不易收缩宽松货币政策,YCC短期难以发生显著调整。而IMF对中国的预期保持稳定,年内没有变动。
IMF对美欧展望更乐观,但要警惕经济韧性下紧缩周期延长及相应风险 与世界银行展望中的2.1%和彭博调查市场预期的2.6%的增速相比,IMF对全年增长3.0%的预测更加乐观。主要机构均认可了美国经济增长在2023年的韧性,对欧元区存在一定分歧。IMF对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改善也暗示加息周期可能更长。目前美国实际经济增长仍高于其潜在增长率,居民实际收入上升,资产价格回升导致的财富效应显现,这些因素指向中期的通胀压力,而市场对7月以后继续加息的预期计入不足。同时,银行准备金水平依旧相对安全,加息周期延长下缩表的时间也会持续更久。相应的,如果经济韧性与通胀粘性使紧缩周期延长,未来经济在高利率和缩表冲击之下的下行斜率会更加陡峭。所以尽管短期经济预期较为乐观,要注意加息周期延长在中期对经济带来的风险。
不宜对2023年主要经济体增长过于乐观,高利率效果仍有待显现 我们对欧元区全年增长预期为0.4%,主要由于欧元区制造业在高利率和需求收缩下表现弱于预期,其服务业也出现缓慢放缓的迹象。其次,尽管美国有目共睹的经济韧性指向2023年的正增长,但短期超预期的增长可能导致美联储更长的加息周期与更高的利率终点,在中期冲击总需求并加大经济下行的幅度。随着下半年联邦基金利率进一步提升、超额储蓄的消耗、银行信贷的稳定收缩和劳动市场缺口的持续弥合,美国仍有可能在2024年初或更晚时点进入轻微衰退。
IMF为何没有调整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 IMF年初以来就一直维持了5.2%产出增速的判断至今。我们的理解是(1)IMF年初的展望即保持了谨慎客观的态度,没有在中国一季度积压总需求释放后跟随市场机构显著上调增长预期,因此在中国二季度恢复动能受地产等因素拖累而放缓后也无需大幅下调过高的增长预期;(2)尽管二季度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但三、四季度生产和消费动能环比将继续改善,就业基本盘稳定,同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经济增长更多在政策力度边际加强下依靠内生动能进行修复,我们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3%。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银河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