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1)从全年看,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17亿元,同比+66.69,实现归母净利润38.98亿元,同比+234.59%。2)从单四季度看,公司Q4实现营业收入125.2亿元,同比+,实现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同比+219.72%。 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助推公司业绩高增 1)价格层面,2021年金属价格以及锂电材料价格大幅上涨:①铜钴板块,2021年长江有色铜均价为6.87万元/吨,同比+40.4;长江有色钴均价为3.78万元/吨,同比+41.55%。公司钴产品销售均价为33.49万元/吨,同比上涨;铜产品销售均价5.76万元/吨,同比上涨;②锂电材料板块,2021年公司三元前驱体销售均价为9.75万元/吨,同比上涨28.24%。2)产销量层面,报告期内前驱体、正极材料、钴产品、铜产品分别实现生产6.54万吨、5.48万吨、3.65万吨、10.29万吨,同比增长88.44%、96.46%、9.44%、4.32%。全年分别销售前驱体、正极材料、钴产品、铜产品5.91万吨、5.67万吨、2.51万吨、9.34万吨,同比增长77.41%、114.78%、11.00%、19.32%,2021年巴莫并表叠加产能稳步释放,增厚公司业绩,各业务板块实现大幅增长。 全产业链项目产能加速释放,持续深化一体化发展格局 1)印尼镍项目顺利推进:○1华越6万吨湿法镍项目,于21年底投产,预计将在22年6月底达产;○2华飞年产12万吨湿法冶炼项目,预计于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3华科年产4.5万吨火法冶炼项目,电炉子项部分产线开始投料试产,全流程预计22年下半年建成;○4公司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规划建设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冶炼项目。
印尼镍资源开发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转型升级奠定镍原料供应基础。 2)前驱体+正极产能稳步释放:○1衢州项目:年产3万吨电池级高纯硫酸镍项目于今年3月进入调试阶段;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电池硫酸镍项目已于近日投料试产;定增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高镍型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部分产线已于今年1月进入试产阶段,预计22年下半年陆续投产;○2与LG、浦项合资项目:浦华+乐友正极产能4.5万吨进入稳定量产阶段;华金+华浦项目合计4.5万吨前驱体产能逐步释放;与浦项合资的二期2.4万吨正极产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3广西巴莫: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等实现全面开工,预计23年投产。 3)加码磷酸铁锂业务、布局锂资源:收购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控制锂资源,收购控股股东旗下资产布局铁锂业务并携手兴发集团共同推进磷酸铁锂一体化产业建设。
投资建议 公司积极向上控资源和向下布局正极材料产业链,随着各个项目陆续落地,公司产业一体化收益持续兑现。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494.8/645.5/9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1%、30.4%、42.6%;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8/76.3/10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39.3%、36.6;对应PE分别为16X、11X、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金属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