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实体经济是证券行业存在的基石。 证券公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重要表现之一, 2022年 10月, 多家证券公司密集发布服务实体经济成果。 注册制体系下制度重构, 证券行业存量博弈启幕, 因势因时而动, 在高阶市场化竞争阶段, 证券公司回归到以定价与销售为核心的业务本源, 苦练内功深挖潜力。
投行是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前站。 全面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2023年全面注册制有望落地, 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 A 股 IPO 市场的主力。
投行业务持续扩容, IPO 融资规模连续增长, 模式向陪伴式投行转变, 资本化加速。 监管设置新“准绳”, 引导投行业务做精做优。 未来投行有望成为政策利好最多的细分业务之一。
大财富管理破局在路上。 财富管理迈向代销金融产品阶段, 向买方中介艰难探索。 未来需要持续打造三种能力, 一是丰富金融产品货架, 提升资产配置和产品研究能力, 打造基于证券公司特色的基金投顾体系; 二是精准KYC, 建立客户全景视图, 打造标准化、 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流程, 精细化客户运营; 三是构建数智化的财富管理价值链。利用金融科技打造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打造专属品牌, 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 资产管理业务连接投资端和融资端, 公募基金业务发展迅速, 财富管理具备优势的证券公司拥有较宽的护城河。
资本驱动型业务分水岭显现。 因扩表业务的快速发展, 部分证券公司风控指标逼近监管线, 多家中小券商 IPO 排队中, 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补血,资本驱动型是增资的主要投向。 2023年伊始, 证监会在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对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表态, 要求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 树牢合规风控意识, 坚持稳健经营, 走资本节约型、 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投资业务拖累业绩, 分化加剧。
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看好投行和财富管理具备优势的个股。 证券行业市场表现受宏观政策和信用环境、 市场流动性影响较为提前, 从当前环境看, 各项稳增长政策频出, 助推宏观经济稳健修复, 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降费及两融标的扩容增强活跃度, 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 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从近几年证券板块走势来看, 证券板块估值持续走低, 行业级别的行情呈现涨幅小、 时间短的特点。 经过 2022年的调整,目前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 同时受市场环境压制, 业绩受到一定影响, 预计全年业绩将出现下滑, 迎来估值和基本面底部。 但个股分化严重, 证券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和业绩水平与个股二级市场表现相关性逐渐增强, 战略看多投行和财富管理具备优势的个股。 推荐中信证券、 国联证券、 东方证券、 国金证券、 国元证券、 华安证券。
风险提示: 二级市场大幅下滑、 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政策推行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