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于2022年8月18日收盘后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倍以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1亿元,同比增长78.99%;实现归母净利润853.59万元,同比增长52.28%,主要因为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国营销网络日臻完善,分支机构订单快速增长,促使公司总体订单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约14亿元,同比增长2倍以上。分产品看,空间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PIE+行业、云服务收入分别为0.46亿元,7.18亿元、0.17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0亿元,主要系公司业务量增大,收入增幅较大,但采购增幅大于回款增幅。
持续加强各类费用投入,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彰显成长信心 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1.13、1.10、1.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0.76%、63.60%、50.72%。公司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持续推出全新的业务产品,上半年新增获得专利46个,软件著作权201个。人员激励方面,公司先后完成三期股权激励计划,总监级以上和部门核心人员已全面并持续覆盖。根据公司7月26日发布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业绩考核目标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以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9%、119%;2)以2021年云业务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云业务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70%、189%、391%,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的成长信心。
全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扎实推进,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加快发展以航天/航空为主的自主数据源建设。目前“航天宏图一号”卫星工程研制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今年末出厂。2022年6月,公司计划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方式,募资打造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总投资12.19亿元),该平台可集成公司雷达卫星星座所形成的航天遥感能力,共同构建空天地全息感知体系,为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决策,更加直观、精细、实时、动态地管理生产和生活,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并可逐步开拓B端、C端市场。同时,公司规划自建无人机生产线,形成高频次、高灵动的区域级地图测绘、要素监测、线网巡查、支援保障等航空遥感数据采集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致力于卫星应用软件国产化、行业应用产业化、应用服务商业化,成长空间较为广阔。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20.87、28.71、38.3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0、4.09、5.63亿元,EPS为1.57、2.21、3.05元/股,对应PE为50.32、35.67、25.93倍。过去三年,公司PE主要运行在40-100倍之间,考虑到公司的竞争优势,小幅上调公司2022年的目标PE至60倍,对应的目标价为94.2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风险;PIE及行业应用推广不及预期;SAR遥感卫星项目产生的收入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