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液流电池~电化学储能发展迎新机遇

来源:东海证券 作者:周啸宇 2022-12-15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3.29%,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上涨0.24%,行业跑输大盘,涨幅在全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21位。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电池、电网设备、电机II、他电源设备II子板块分别变动-3.07%、-3.72%、5.18%、-2.19%、-1.76%、-3.24%。

专题:液流电池——电化学储能发展迎新机遇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以风光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容,大幅提升了新能源电力消纳需求。液流电池因系统设计中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较强、电解液价格低廉易得、各材料均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在大型电化学储能领域受到重视。但液流电池在国内起步较晚,生产液流电池的厂家有限,产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解决技术难题和完善产业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液流电池行业技术成熟度相对领先的技术,长时储能且安全性较高,更加适合配置在地广人稀的集中式风光电站周围。

锌溴液流电池能量密度较高,溴化锌电解液价格低廉易得,电极各材料均可回收利用,对环境友好。1)环境保护:锌溴电池中所使用的电极及隔膜材料主要成分均为塑料,不含重金属,价格低廉,可回收利用且对环境友好。2)安全性能:液体电池中电解液的流动有利于电池系统的热管理,可有效避免过热超温问题,不会发生起火爆炸。3)技术性能:锌溴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435Wh/kg,目前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已达到150Wh/kg。占地面积比全钒液流电池小,可以用于户用储能。《液流电池商业化进展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中提到,锌溴液流电池的循环寿命可达6000次以上,能量效率可达70%。4)生产成本:溴化锌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价格低廉且易获得。电池关键材料极板及隔膜材料均为塑料基材添加功能性的材料组成,不含贵金属,且可回收利用。4h储能时长的锌溴液流电池系统的成本为2000-3000元/KWh。电解液、隔膜、电控系统在锌溴液流电池成本中分别占比约30%、30%、30%。

全钒液流电池循环寿命极长,容量规模易调节,安全性较高,但能量密度低,材料成本较高。1)环境保护:全钒电池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低,原料易回收。充放电主要是钒离子的价态变化,几乎不产生杂质,也不产生环境污染物,回收处理的难度低。2)安全性能:全钒液流电池安全性较高,电池在室温状态下即可工作,无爆炸、火灾隐患。此外,电池所有部件基本上都浸泡在溶液当中,散热性较好,不存在锂电池温度失控等问题。3)技术性能:全钒液流电池是通过电解液中钒离子价态变化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目前可实现15000次以上充放电,使用年限超20年。其电堆的大小和数量决定输出功率,电解液容量和浓度决定储能容量,可通过调节电堆面积和数量调节输出功率、增加电解液体积等方式增加储能容量,规模设计灵活。4)生产成本:离子交换膜、电解液等材料成本较高,目前离子交换膜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同时钒电池体积密度低,电解液使用量很大,导致同规模下电池总成本较高。受制于设备、产能以及高额的前期投入,目前全钒液流电池的初始投资约为3000-4000元/KWh,成本约为锂电池的两倍。但由于电解液不会降解,回收利用率较高,因此全钒液流电池残值很高。借助合适的商业模式,全钒液流电池初始投资较高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电动车&锂电池板块(1)电动车市场进入旺季,销量维持高增长:我国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8.6万辆,同比增长72.3%,环比增长10.1%,渗透率创历史单月新高,约37.8%,截至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06.7万辆,同比+100.6%,预计全年销量超680万辆。当前单车盈利空间较小,各级别车型竞争愈发强烈,预计车企调价将成为常态。

(2)四季度终端市场迎来旺季,整体材料需求情况较好:1)锂盐。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近期价格回落,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12月9日报价53.3万元/吨、56.5万元/吨。供给端:气温降低,盐湖端厂家减量明显,叠加青海地区疫情影响,运力不足;江西高安在日常监测中发现锦江水源水质异常,当地企业为配合环保调查,对碳酸锂冶炼生产线予以临时停产,预计短期内碳酸锂供给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2)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磷酸铁价格震荡调整,磷酸铁12月9日报价2.24万元/吨。磷酸铁锂12月9日报价17.2万元/吨,铁锂厂商产线依旧满产,各厂商新产能释放在即,预计接下来供给情况得到缓解。三元材料:近期锂盐价格有所下降,正极材料价格仍相应小幅回落。下游订单量可观,在锂盐供给短缺情况下三元材料仍处震荡运行。三元5系单晶型、6系单晶型12月9日分别报价36万元/吨、38.6万元/吨;8系环比持平。3)负极材料。下游的高需求带动负极厂商订单显著增长,但是受电池厂降价影响,负极厂商提价十分谨慎,预计整体订单将继续上涨。人造石墨高端、天然石墨高端12月9日报价分别为6.45万元/吨、6.1万元/吨。石墨化受新增产能释放,市场均价近期较为稳定,石墨化(高端)12月9日报价1.8万元/吨。4)隔膜。本周隔膜情况较为稳定,一线隔膜厂湿法基膜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态势显著增强,四季度下游需求逐步增长。干法隔膜:受益于储能电池市场的高需求,以及B公司需求持续增长,整体表现略优于湿法;湿法隔膜:一线隔膜厂湿法基膜产能释放,市场竞争态势显著增强;涂覆膜:PVDF近期价格稳定,终端涂覆膜价格相应持稳,预计隔膜厂盈利能力小幅提升。5)电解液。电解液市场较为稳定,各电解液厂商稳步按照订单排产,开工率整体较好,部分三元电解液价格下降。原材料方面,六氟磷酸锂报价近期有所回落,主要下游需求影响,12月9日报价24.85万元/吨;近期溶剂价格小幅回落,工厂生产稳定,供给情况较好,出货稳中小幅攀升。

建议重点关注:传艺科技:1)钠电项目一体化进展较快,23年Q1项目达产,其中包括电芯4.5GWh、正极4万吨、负极3.6万吨、电解液10万吨,二期8GWh项目紧随其后;2)公司送样产品反馈较好,目前已确定2GWh电芯订单,预计23年Q2量产出货,剩余产能市场广阔;3)公司拥有多名核心科研人员,团队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技术储备及产品性能行业领先。贝特瑞:1)公司负极行业龙头:Q1-3出货稳居全球第一,出货量约24万吨;深圳硅基负极项目一期1.5万吨将于23年底投产,随着大圆柱电池量产,收益有望进一步提升;2)钠电负极行业领先:公司硬碳当前可以小批量出货,能够做到部分工序与石墨产线共用,同时在建产能超千吨,量产后产品竞争优势将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骄成超声:1)超声设备龙头。公司超声波极耳焊接设备成功打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是宁德时代、比亚迪新增产线的主要供应商,在当前锂电池大幅扩产下,能够有效保障公司业绩。2)公司目前已经成功研发超声波滚焊设备,是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工艺的必要设备,随着复合集流体渗透率的提升,超声波滚焊设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收益。

光伏板块(1)装机量刚需需求下,消纳关注度提升:政策上,国家能源局表示正组织编制风光大基地及送出配套新型储能技术导则,争取年内印发国外。经济上,近期多省发布峰谷电价差异,配合电力市场化展开,预计储能有望明年实习期放量。

(2)上游降价持续,产业链静待终端需求启动:硅料:本周硅料价格大幅走跌。受到硅片需求弱势影响,硅片企业签单报价积极性欠佳,新签单进程缓慢。部分硅料企业开始累计库存,预计硅料价格仍将保持下跌趋势,市场将从卖方转向买方。硅片:本周价格继续下降,二三线企业价格下降幅度快于一线。受到加速出清库存的影响,硅片供应增加,下游电池片厂商对硅片库存严格控制,导致企业库存累积明细,如果后续库存出清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价格踩踏。电池、组件:电池片价格加速下行,但由于电池环节产能扩张速度较慢,叠加前期大量订单,抗跌属性较强,价格暂时可控。组件报价本周受成交量减少的影响波动较小,500W+的单玻价格在1.85-2.02元/W,双玻在1.89-2.05元/W,本周开始出现低于1.9元/W的价格;组件受到供应链价格下行的影响,需求方持观望态度,导致年末抢装意愿较弱;预计组件低价区间持续下调,报价混乱情况将延续至明年。辅材:受组件端排产计划收缩的影响,玻璃价格本周下降明显,3.2mm规格价格约在每平方米27.5元人民币、2.0mm规格价格每平方米20.5元人民币。胶膜价格本周大幅下行,以克重为460的胶膜为例,透明EVA胶膜成交均价10.12元/平米,白色EVA胶膜成交均价11.12元/平米,POE胶膜价格16元/平米左右;本周EVA光伏材料继续下降,均价来到13000-13500元/吨;EVA粒子价格下降叠加组件厂商排产缩减,EVA胶膜议价空间扩大,预计价格继续保持跌幅。

(3)技术迭代推进,扩产投产不断:新技术:晶科能源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4%,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电池转化效率的新高。扩产、投产不断:通威股份签署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高测股份签署5GW大硅片项目;隆基绿能芜湖15GW单晶组件项目签约。

建议重点关注:福斯特:1)N型加速,POE胶膜即将放量,公司在POE胶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硅料拐点下成本压力有望减弱,实现量利齐升。3)公司作为胶膜龙头,供应链、成本管控等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阳光电源:1)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即将落地,公司作为储能系统集成龙头,近期上调大储出货量,预计后期有望受益;2)近期欧洲户储出货预期调低,但公司整体盈利受影响较小,受消息面影响近日股价回落,股价调整可能也是布局机会。

风电板块(1)风机价格持稳,大宗价格窄幅震荡:本周(截至12月2日),风电整机开标约1.88GW,较上周略有上升,其中陆风约1.07GW,海风约0.81GW。中标价格方面,陆风(含塔筒)最低中标单价2407元/kW,最高中标单价2565元/kW,不含塔筒最低中标单价1661元/kW,最高中标单价1800元/kW;海风(含塔筒)最低3407元/kW,最高3771元/kW。截至12月2日,环氧树脂、中厚板、螺纹钢报价分别为16366.67元/吨、3790元/吨、3765.56元/吨,周环比分别-2.19%、0.32%、0.30%。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维持窄幅震荡下行的趋势,零部件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压降。我们继续维持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判断,即较难有上涨空间,对零部件企业第四季度利润空间维持乐观。随着政策端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愈发细则化、重视力度的加大,四季度装机量的提升,零部件企业第四季度业绩将有持续提升的空间。

(2)推进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建设,风电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成效明显——“碳达峰十大行动”进展(一)》,文章指出,制定实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规划总规模约450GW,印发第二批项目清单并推进前期工作,组织谋划第三批基地项目。计划有序推进山东半岛、长三角、粤东等地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目前第一批95GW基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风光比例4:6。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第二批约42GW,其中内蒙古、青海、甘肃已公布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名单,共计约23.23GW。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11月末,全国海上风电招标约14.69GW,预计全年海风招标规模有望超17GW。根据各省市公布的“十四五”海风发展规划,海风装机容量约为142GW,截至“十四五”期末,预计平均每年装机量约为35~45GW,我们维持对海海风长期高景气发展的判断。

建议重点关注:东方电缆:公司产品矩阵优势明显,有望受益于海风高景气成长,对业绩带来提振。明阳智能:公司半直驱技术优势明显,更符合深远海海风发展趋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氢能板块(1)北京发布燃料电池车标准体系: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北京市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体系》,标准包含上游氢气制取、储运,中游氢气的加注,下游燃料电池车零部件,覆盖燃料电池车全产业链。具体来看,一是与氢能产业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与燃料电池直接相关的4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9、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2、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4/SC27)归口管理的标准;二是涉及产业安全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气瓶、气体运输管道、车辆安全规范等;三是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主要包括数据平台管理和车载动力电池等;四是与氢能相关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主要是示范运行规范、关键零部件技术规范以及整车测试方法等。车辆通用技术标准,如车身、底盘、照明、制动、转向等不包含在内。

(2)上海发布第二年示范规划,中石化投建输氢管道:本周,上海市发布示范城市群第二年推广规划,计划推广1800辆,其中乘用车占17%、客车2%、冷链物流等轻型货车36%、重型货车17%、专业用车9%、载重物流车19%。与第一个示范周期相比,计划推广规模提升80%,重点推进车型仍旧为大型车辆,冷链物流车比重上升。结合上海示范城市群情况,我们认为物流车、冷链车等大型车辆为下阶段燃料电池车政策推动方向,建议关注轻卡、重卡相关企业。中石化投资200亿元用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建设电氢综合项目,其中包含400公里的输氢管道,将连接乌兰察布的制氢厂和北京燕山石化,建成后年输氢量可达10万吨。

我们认为,北京市作为燃料电池车示范推广“领头羊”,氢气需求逐年攀升,输氢管道的建设为北京市提供丰富的氢源,有望推动氢气平价化。同时,对北京示范城市群燃料电池车推广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建议重点关注:亿华通:燃料电池车示范推广进入第二周年,各大示范城市群车辆推广规模逐年上升,公司作为燃料电池车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1)全球宏观经济波动;(2)国内疫情变化;(3)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