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投融资事件盘点、本周国内外医疗健康一级市场资金主要投向包括创新药械研发商、数字医疗、IVD等,投资轮次较为分散。本周测序和空间组学平台提供商赛陆医疗,互联网+全球医疗器械合规资质一站式服务商普瑞纯证,人体组织重建医学领域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小分子靶向药研发商再极医药,靶点蛋白研发平台提供商恺佧生物等都收获了超亿元大额融资。
二级市场方面:10月18日,中科美菱北交所IPO,募资净额约3.65亿元。中科美菱自IPO申请获受理至上市仅历时111天,为北交所设立以来最快上市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本周主要收并购与与MNC投资事件:10月18日,韩国LG化学发布消息称,将投资5.66亿美元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AVEOPharmaceuticals(AVEO.US),并进入美国抗癌药物市场。;10月18日,礼来宣布将投资4.87亿美元收购听力基因治疗法研发商Akouos,Inc.(AKUS);10月20日,艾伯维宣布将投资2.55亿美元收购Biotech公司DJSAntibodiesLtd。
本周创新药械相关政策及重要事件梳理10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其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中表示,为提升融资平台国际化,港交所计划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于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同时构思活化GEM(前称创业板),为中小型及初创企业提供更有效融资平台。同日,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新上市规则的咨询文件,建议设立新渠道,允许特专科技公司于香港交易所上市,并就此征询公众意见。
2022年月度投融资数据整理(更新至2022年年9月)全球: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9月回暖。2022年9月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约24.92亿美元,环比上升约5%;2022年9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75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披露融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环比上升约44%。国内: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环比下降。2022年9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累积发生37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3.68亿美元,环比下降约71%;2022年9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34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2.35亿美元,环比下降约16%。从细分领域上看,生物制药、IVD和其它耗材分别是9月全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投融资关注度最高的板块,投融资事件分别发生了52起与17起。
域海外医疗健康领域IPO热度仍处于低位,A股医疗健康领域IPO。持续回暖。2022年9月,A股医药生物行业共5家公司上市,分别为近岸蛋白、恩威医药、诺诚健华、华大智造、奥浦迈等。此外,港股9月共发生2起医疗健康领域公司IPO;美股9月共发生4起IPO事件,数字与上个月持平。
创新药械板块估值梳理(2022.10.21)总体来看,A股的创新药以及创新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高于H股,主要由于H股大量创新药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细分来看,A股的创新药板块(Wind创新药)与创新医疗器械板块(Wind医疗器械)板块的估值水平在剔除异常值后在45和48倍左右。H股创新药械板块在除去负值之后,两个板块的平均PE(TTM)分别为16和30。从市场表现来看,本周A股及H股创新药涨势回落,而创新医疗器械板块继续大涨。A股创新药械板块涨跌幅分别为+0.97%及+4.65%。其中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心脉医疗(+35.79%)、新产业(+28.77%)、惠泰医疗(+28.34%)、南微医学(+24.72%)、安图生物(+22.64%)。本周H股创新药械板块跌幅分别达到+1.74%及+11.66%。其中涨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微创机器人-B(+53.01%)、翰森制药(+20.75%)、诺诚健华-B(+16.26%)、微创医疗(+13.65%)、心通医疗-B(+12.55%)。
本周复盘本周创新医疗器械板块表现依旧强势。港交所再释放信号或利好医疗健康特专科技公司赴港融资。海外方面,三家MNC分别收购Biotech加速细分领域布局。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疫情结束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