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医药生物行业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关于创新药械是否集采建议点评:创新药械不纳入集采,医保积极信号下建议配置医药

来源:德邦证券 作者:陈铁林,陈进 2022-09-0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 4955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集中带量采购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大、临床使用较成熟、采购金额较高、市场竞争较充分的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此外,《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02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

点评:

疫情和政策双重影响下,医药已充分深度调整、估值和全基配置处底部,看好 22下半年及 23年医药结构性行情!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当前全基严重低配,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 2020Q2的 13.7%降至 2022Q2的 6.6%,创近 5年新低。继地方医保局支持创新药械后,此次国家医保局在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有望促进医药情绪修复,叠加后疫情复苏预期和估值切换等积极因素,我们建议积极配置医药,认为 22H2或迎来医药结构性机会,看好 22下半年及 23年医药行情。

信号来临,政策对创新医疗器械、创新药不集采或重塑基本面预期,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根据国家医保局答复人大代表建议,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创新药由于临床使用量不稳定、竞争不充分,暂未纳入集采品种范围,充分释放了政策对行业创新的鼓励,确保对创新企业研发-销售-再投入的稳定支持力度。此前北京医保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 DRGs 引发市场积极反应,我们认为此次国家医保局正面答复创新器械不集采是配置医药的更积极的信号,或引发情绪面拐点突破。

投资建议:结合国家药监局已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渗透率低、临床价值高、国产替代空间大、高技术壁垒的创新医疗器械领域:1)临床价值高&渗透率低的耗材:关注龙头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关注细分领域龙头,如电生理领域的惠泰医疗、微创电生理等,同时建议关注威高骨科、三友医疗、正海生物(生物活性骨)等;2)高壁垒&国产替代设备:关注国产高端医学影像龙头联影医疗、基因测序龙头华大智造、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内镜“三剑客”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3)其他消费属性器械:关注眼科晶体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同时以此番医保政策为引,建议关注估值底部+基本面修复的戴维斯双击的相关医药板块:1)创新药及产业链仍处于底部: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2)消费医疗: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

太极集团、以岭药业和红日药业;智飞生物和百克生物等;3)高增长低估值或业务逻辑有变化个股:新华医疗、振德医疗、阳光诺和、一心堂、九典制药等。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不确定风险,创新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创新医疗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