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告 2022年半年报,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94亿元,同比下降5.73%,实现归母净利润-3639.08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EPS 为-0.55元。
平安观点: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小幅下降,归母净利润承压。 根据公司公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1.94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5.73%,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反复,公司长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业务受上海、北京等区域疫情影响较大。分产品结构看,公司 2D CAD 产品实现收入 1.31亿元,同比下降 10.08%; 3D CAD 产品实现收入 5064.60万元,同比增长 3.14%。
公司 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39.08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当期承压,主要是因为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提高。
公司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提高。 公司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 98.21%,相比去年同期 98.14%的毛利率水平基本持平。作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公司,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持续处于高位。公司 2022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为 141.76%,同比大幅提高 48.3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 21.66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持续扩充销售团队,招聘大量销售人才,提升薪酬水平,以及公司 2021年下半年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研发费用率同比提高 24.5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自 202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研发体系招聘了大量优秀人才,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导致 2022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酬福利费等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 我们认为,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为公司产品的持续迭代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取得突破。 公司主要从事CAD/CAM/CAE 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与销售业务,是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 2022年上半年,在 2D CAD 领域,在商业市场,公司发布了中望 CAD 2023版,该版本产品以“高效设计,生态互联”为开发理念,在保持优秀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了软件的兼容、稳定、快速、智能、拓展五大核心能力。在信创方面,公司发布了二维 CAD 2023Liux 版,命令覆盖率已达到其 Widows 版本的 80%,并实现 5大架构处理器芯片的全覆盖适配支持,同时积极与国产显卡及行业应用进行适配。 在 3D CAD 领域,公司发布中望 3D 2023版。相较于前代版本,中望 3D2023版新增和优化了 250多项实用功能,实现了智能建模、多场景大装配、针对零件加工的 CAM 能力的全面升级;在关键技术能力上不仅在曲面 G3连续上有所突破,还新增结构仿真模块,实现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大幅度缩短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造的开发周期,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持续的迭代升级,将持续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智能制造、正版化和国产化的推动下,作为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公司主营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的 2022年半年报,我们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8亿元(前值为 2.37亿元)、 2.82亿元(前值为 3.18亿元)、 3.89亿元(前值为 4.35亿元), EPS 分别为 2.40元、 3.25元和 4.49元,对应 8月 5日收盘价的 PE 分别约为 105.8、 78.0、 56.5倍。公司是我国国产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先企业, 2D CAD 产品性能已可媲美以国际知名公司为代表的 CAD 领域第一阵营企业的产品,已具备在国内 2D CAD 市场国产化替代的能力。公司的 3D CAD 产品拥有国内少有的自主几何建模内核,并正从机械零部件等领域向航空航天、汽车等更复杂的设计场景拓展。
同时,公司 CAE 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 CAE 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另一增长点。在智能制造、正版化和国产化的推动下,公司业务迎来发展良机。 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虽承压,但我们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 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软件正版化工作持续推进,并已在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以及央企等单位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企业端将是软件正版化的重要市场。因为公司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工具软件属性,如果未来企业端的软件正版化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业务的拓展。
(2)公司 3D CAD 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不达预期。公司 3D CAD 在机械零部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目前还不能满足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精准度、高复杂度的3D 设计场景,公司三维 CAD 产品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如果公司 3D CAD 产品不能持续迭代和更新,产品性能提升进度低于预期,则将影响公司 3D CAD 产品向高复杂度设计场景的拓展,公司 3D CAD 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3)公司CAE 业务发展进度不达预期。公司 CAE 系列产品的能力逐步达到商业级可用水平,在商业市场取得了初步的验证和客户的认可。 但如果 CAE 系列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低于预期,则公司 CAE 业务将存在发展不达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