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逻辑取向硅钢民企领导者,输配电设备协同优势凸显。公司聚焦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取向硅钢两大领域,为国内唯一打通取向硅钢到变压器生产链条企业,协同优势凸显。公司输配电设备业务深耕近三十年,工艺、技术及销售体系完整;取向硅钢业务 2017年投产,2021年产量达 11万吨,仅次于宝钢与首钢,并通过工艺优化持续提升高牌号产能,为国内取向硅钢民企龙头。
双碳驱动能效标准升级,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高增。双碳背景下各产业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2021年以来电力变压器、电机新能效标准陆续落地,驱动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高增。以配电变为例,1/2级能效铁心需 075/085及以上牌号取向硅钢,预计国网 2023年高牌号取向硅钢需求增量超 20万吨。此外,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高景气下游有望带来需求新增量。
与头部上游深度合作,新建 8万吨高性能新产线。公司与华菱涟源等原料卷头部供应商深度合作,上游供应链稳定;并与华菱涟源联合研发“低温板坯加热高磁感取向硅钢”技术,持续创新。公司拟建设 8万吨高性能取向硅钢产线,预计 2023-2025年高牌号取向硅钢产能逐年新增 2-3万吨。
募投项目强化产能与工艺,输变电设备业务加速拓展。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2022年两网规划投资增速高,输变电设备需求较快增长且能效要求日趋严格。公司上市募投项目拟新建箱变、成套设备、干变、油变、高磁感铁心等产能,产线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依托较强上游材料生产能力,2023-2024年公司输变电业务增速有望提升至 20%/25%。
22H1业绩预告高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1.12-1.20亿元,同增 63%-74%,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1.03-1.11亿元,同增 50%-7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90/4.29/5.82亿元,EPS 为0.87/1.29/1.75元,对应 2022年 7月 21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34.9/23.6/17.4倍。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下游景气度与业绩成长性,给予公司 2022年45倍估值,目标价 39.1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电网招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