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动态跟踪报告:”印太经济框架“,挑战与机遇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钟正生,张德礼 2022-05-3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2年5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韩国、日本、印度等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印太经济框架”包含哪些内容?拜登政府为何提出“印太经济框架”?“印太经济框架”又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

“印太经济框架”包含哪些内容?主要包含贸易、供应链、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税收和反腐败四项支柱内容。不过,该框架与一般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不同,不包含关税减免与市场准入等优惠政策,这使得其对于成员国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并且,由于最终内容尚待商议、谈判时间未定等因素,其影响范围与作用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拜登政府为何提出“印太经济框架”?首先,在对亚经贸问题上,拜登政府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重新加入美国已退出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又需要重新建立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有鉴于此,拜登政府设计出一个替代方案,即《印太经济框架》,并希望以此拉拢RCEP 国家。其次,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铁、5G、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引发了美国不断打压。拜登政府上台后,更加注重在核心技术上对中国形成遏制,“印太经济框架”同样反映出其在高科技上封锁中国的意图。再次,我国加入WTO 后,迅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第三极”。拜登政府上台后,试图另起炉灶,建立以美国为主导、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体系,而“印太经济框架”中同样包含提高供应链安全的相关内容,也可视为其“供应链脱钩”战略的一部分。最后,“印太经济框架”提出的大背景是“修昔底得陷阱”,即中国GDP 总量追赶美国的过程中遭到战略遏制。

“印太经济框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进程开始放缓,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基本停滞,这给中国带来一定挑战。但与此同时,亚太区域一体化推进较快,已达到较高融合程度,又为中国带来新机遇。

我们认为,中国会一如既往地积极融入全球市场,但若全球化的“最优解”不可得,可考虑加快转向更深入的区域一体化“次优解”。在构建双循环体系时,可拓宽“统一大市场”的边界,加快资本、技术、人员等在区域内的流动,提升中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参与度,强化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头雁”作用。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直接投资地区,中国企业也已融入东盟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中国可借助东盟及周边地区区域一体化的红利,更好发挥RCEP 的作用,推动中国在贸易和直接投资等领域与它们更深入地融合。同时,目前中国出口正面临海外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出口市场份额受冲击、接单旺季受阻的三重压力,巩固东盟等亚太市场,对中国出口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附件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