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论 颐海国际早期是海底捞火锅底料特供子公司,股权结构与海底捞绑定较深,关联方交易占比高。2016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陆续布局了中式复调、方便速食板块,并培育起“筷手小厨”等自主品牌,日渐形成独立发展曲线。
管理层面继承海底捞“优胜劣汰”基因并加以创新,“合伙人”制度激励竞争提效,推动公司业绩迅速增长。本报告针对市场担心的三大问题,分业务版块讨论颐海的竞争优势及发展空间,展望可行的突围模式。
关联方“啄木鸟”计划的影响?渠道、品牌双轮驱动,打造独特发展路线。
2016年-2021年,公司经销商渠道占比从40%提升至60%以上,对关联方海底捞的依赖程度逐年减弱。市场担心海底捞关店或有业绩拖累,我们认为海底捞供应链和品牌力在短期内难以被超越,且敏感性分析测算显示疫情逐步稳定后,需求回暖带动单店客流量提升,中性条件下关联方仍能实现单位数增长。我们预计22-24E 火锅调味料营收增速分别为8%/15%/11%。
新创“筷手小厨”品牌发展空间几何?中式复调大有可为,研发能力至关重要。中式复调是复调领域增速最快的赛道。结合总人口、人均支出等相关假设,我们预测2025E 中式复调市场规模可达556亿元,占复合调味品总规模的25%。公司优化“产品项目制”,设立品类委员自上而下推动新品研发,“酸菜鱼”和“龙虾料”已初有成效,预计后续培育出主流大单品,加速布局市场份额。我们预计22-24E 中式复调营收增速分别为6%/13%/16%。
方便速食未来边际改善何寻?顺应市场推陈出新,自主产能释放毛利。在“懒人经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公司抓住机遇,从自热、冲泡两个系列推陈出新,打造自热米饭等爆款单品。21H2公司独立速食经销商,加强渠道匹配性,长期视角下网红流量难以对抗稳定的线下渠道,小品牌出清后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随着自主产能逐步代替OEM,速食有望释放业绩弹性,我们预计22-24E 方便速食营收增速分别为28%/23%/22%。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预计22-24E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为+13%/18%/15%,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0%/20%/18%, 对应EPS 为0.81/0.97/1.15元, 对应PE 为23/19/16x。我们给予公司22年32倍PE,目标价30.27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行业竞争加剧、成本上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