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保险行业专题:重疾险发展迎来变革

来源:国信证券 作者:王剑,李锦儿 2020-06-01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主要逻辑与结论

重疾险市场方兴未艾,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短期面临竞争加剧问题。重疾定义和重疾表修订,对行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产品定价、评估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稳定死差益。同时,为多元化产品设计提供了依据。虽然价格空间打开,但产品定价受市场供求影响,预计降价力度有限。

我国重疾险现状

重疾险是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的重要贡献来源,随着竞争加剧,面临产品责任和费率竞争的天花板,中小保险公司推出各家“爆款产品”,上市保险公司定期迭代已经形成市场影响力的IP级产品,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新版重疾定义与重疾表

随着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目前定义已经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新版重疾定义新增3种轻症、重疾数量从25种增加到28种、定义更准确(结合了最新医疗临床实践,同时又考虑了理赔的实务操作)、引入定期评估机制、轻症赔付比例20%、甲状腺癌将TNM分期为I期的纳入轻症赔付、不得含有保障范围高度重叠的疾病、罕见病需要标注等。可见,重疾定义修订立足于消费者角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

重疾表修订,2007版重疾定义下,主要年龄段发病率提升,由于上市保险公司已补提准备金,预计影响有限;2020版重疾定义下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赔付率下降,理论上可以降低价格;新增粤港澳大湾区重疾表,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重疾险产品变化展望

展望未来,重疾险发展有以下趋势:(1)规范化发展,定价更科学。有利于保险公司防范风险,同时,消费者权益也得到维护;(2)突出失能、护理功能;(3)老年重疾险加速发展。

投资建议

目前保险公司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对应2020年P/EV估值分别为0.93、0.67、0.57、0.59倍,估值已经包含了投资端的悲观预期,我们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事件影响超预期;重疾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再投资压力加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