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总结: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亿元,同比增长24.7%。
收入确认加速,订单充足保障未来增长。受益于行业回暖,公司订单增加及验收周期缩短,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25亿元(+69%),归母净利润3.8亿元(+25%),其中,Q4单季度实现收入7.2亿元(同比+83%,环比+23%),收入确认加速。2020Q1,受疫情影响,部分订单确认延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917万元-10711万元,同比增长-15%-+15%。根据下游客户扩产情况测算,2019年,公司新签订单约50亿元,确认周期约1.5年,公司在手订单充足,2020年业绩确定性强。
产业链降本需求仍在,公司盈利承压。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32%,同比-8pp,净利率15%,同比-5.4pp。受累光伏行业降本需求,公司盈利承压。
但公司在持续推出产能更大、性能更好的PECVD设备以适应下游客户的降本增效需求,实现产品量价齐升,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随着未来新产品对业绩的贡献增加,公司中长期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顺应行业发展,深度布局HJT。公司积极打造新产品,应用突破不断,适应电池技术的迭代,公司陆续推出针对MCCE、PERC、N型单晶等高效电池工艺的设备,如热氧化炉、RCA清洗设备、槽式黑硅制绒设备等。公司深度布局HJT,作为核心设备供应商参与的HJT全工序装备项目的第一批产品已经下线。2020年,行业有望实现GW级的投资总量,带动下游企业对设备的更新需求。hjt设备有望接力PERC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5.8/7.6/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9/2.35/3.04元,对应估值32倍、24倍、19倍。公司客户优质,产品实力领先,市场竞争力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池技术升级或不及预期,光伏装机量增长或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