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传播性或高于SARS,但致死率较低,人流防控仍是关键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其作用机理是S蛋白与人ACE2相互作用并介导感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在进化树的位置上与2003-SARS病毒和类SARS病毒的类群相邻,但不属于SARS和类SARS病毒类群,基因特征与SARS和MERS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新冠病毒的R0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其可能值在2-5之间,或超过SARS,但与SARS相比,其致死率相对较低。目前疫情仍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内,鉴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湖北省外的人流防控仍是关键。
复盘SARS,以史为鉴,非典疫情对医药板块影响较为短暂我们比较非典时期医药板块与万得全A的涨跌幅可以看到,医药板块仅在疫情刚开始一个月内和疫情快速爆发期跑赢万得全A,整个非典期间,医药板块跑输万得全A约0.17个百分点。即2003年非典疫情对医药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从细分板块看,化学原料药实现较大涨幅,主要受益于维C价格上涨,一方面维C延续2002年的反弹趋势,另一方面疫情带动维C相关药品需求增加,即疫情催化只是原因之一,更多来自于其本身的基本面。拉长到2003年全年,疫情并未对各细分板块全年收益率造成明显影响。
从个股表现看,疫情期间个股表现与全年业绩匹配度相对较低,全年业绩增速保持较快水平的上市公司依然遵循着基本面和价值投资逻辑。
短期关注疫情相关标的,长期坚持业绩为王我们按照预防及治疗指南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梳理,建议关注医疗器械、防护用品、诊断、药店、抗干扰素、抗病毒用药以及中药等疫情相关标的,重点关注疫情与基本面叠加标的。由于门诊需求及企业生产短期受抑制,医疗服务及与疫情相关度较低的医药企业受到一定负面冲击。
2020年在药品降价、医保控费等一系列医改政策的作用下,医药行业业绩整体继续承压,随着部分企业的退出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对政策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消化,行业盈利有望出现边际改善迹象。我们坚持业绩为王,认为有以下投资主线:一、制药投资机会主要在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上,坚持“品种至上”。二、医疗服务受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医疗服务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投资标的选择上以商业模式成熟且业绩较为确定的标的为主。三、医药商业和中药行业上,建议关注“偏消费”模式的标的,以及在互联网、电商推动下具有模式创新的投资标的。四、医疗器械的选择上,建议关注高端器械及进口替代带来的投资机会。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严于市场预期,推进速度快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