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面对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特朗普在一方面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另一方面“逼迫”美联储降息。作为特朗普竞选时为数不多的尚未兑现的承诺,近 2万亿美元的美国基建计划在 2020年竞选年来临之际,是否会成为特朗普的后手呢?我们将 BEA 公布的美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中的政府非国防类固定资产与私人部门的电力、通信、交通三类固定资产的合计作为基础设施。 美国基建投资规模逐年上升。 2017年,美国基建投资规模为 4931亿美元,较 1950年的 108亿美元年化增速为 5.9%。如果特朗普的基建计划( 10年2万亿美元)落地,平均到每年将会增加 2000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能够提升每年的基建投资 41个百分点。
美国基建投资的主力是州和地方政府,联邦政府出资少。 2017年两者占比分别为 66%和 8%。 对于州和地方政府来说,占比最高的是公路街道( 26%),运输占比 9%,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分别占比 5%。 美国基建设施存量绝对值较高,相对值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5年, 美国公共资本与 GDP 之比为 0.64,在主要国家中并不突出。 但是,美国基础设施的质量并不高。 美国基础设施大多建成于 20世纪中期,部分设施老旧。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美国基础设施总体排名第 9位,低于美国总体竞争力排名。 因此,美国基建有较大投资缺口。 根据 Oxford Economics 的预测, 美国基建投资在 2016-2040年间存在 3.8万亿美元缺口,是世界基建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
美国基建成本高。 美国高铁每公里建造成本是中国的 2.7倍。 美国繁琐的基建审批流程也是阻碍美国基建投资的一大因素。 州根据国家环境政策法案完成高速公路项目审查的平均时间从 1970年代的 2.2年增加到现在的至少 6.6年。 更主要的阻碍来自于基建融资方面的分歧。 民主党希望联邦政府承担大部分责任,但共和党为了避免财政赤字加重反对这一主张。
假设每年增加的全部 2000亿美元基建投资都为政府投资,则每年对美国GDP 的正面影响至多大约为 0.7个百分点。
美国基建融资方式主要有六大类:联邦政府拨款、州与当地税收收入、银行贷款、市政债券、基建的使用费用以及一些新型融资方式。 联邦对高速公路项目拨款中最大的项目为联邦高速公路援助项目( FAHP),2020财年将达到 430亿美元。市政债券是除了银行贷款融资外占基建融资比例最高的债务融资方式, 2018年发行量为 3383亿美元。 PPP 可以减少市政债券的发行需求并将部分风险转移至私营部门,但仅占高速公路总投入的2%。 特朗普的基建计划能否成功落地一定程度上是个政治问题。特朗普基建计划在 2020年大选前落地的难度不小;两党的激烈博弈下,最终落地的版本或会低于预期。
面对美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特朗普在一方面举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另一方面“逼迫”美联储降息。作为特朗普竞选时为数不多的尚未兑现的承诺,近 2万亿美元的美国基建计划在 2020年竞选年来临之际,是否会成为特朗普的后手呢? 我们分析了美国基建所涵盖的范围、 规模及增长趋势以及融资方式等方面,以求对美国基建有一个更清晰、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