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新单及NBV改善趋势有望延续至下半年
2018年上半年,四家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885.71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寿险新业务价值896.63亿元,同比减少12.4%。虽然一季度开门红期间新单销售不理想,影响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速,但二季度以来,各家险企加大保障型产品销售力度,长期保障型业务新保占比已有所提升,新业务价值增长出现改善。下半年新单及NBV改善空间仍然明显,优质险企全年NBV有望实现正增长。
寿险业务结构优化,新业务价值率创新高
业务结构方面:(1)从渠道结构来看,上半年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占比提升,但新单销售承压。平安、太保、国寿、新华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分别下降11.9%、19.7%、2.7%和27.3%,受此影响,代理人队伍增员承压,代理人产能和收入也出现下滑;(2)从期限结构来看,上半年平安和国寿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占首年保费的比重提升,太保和新华首年期交保费占比下降,主要是由于代理人渠道首年期交保费的下滑;(3)从产品结构来看,二季度以来各家险企纷纷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长期保障型业务新保占比均有所提升。 价值创造方面:(1)上半年,平安、太保、国寿、新华NBV同比增速分别为0.2%、-17.5%、-23.7%和-8.9%。通过NBV的拆分可以看出,上半年,四家保险公司的效率贡献均为正(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提升),但规模贡献均为负(首年保费负增长),且影响程度较大;(2)二季度以来NBV改善效果显著,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二季度单季NBV增速分别为9.9%、35.2%,相比一季度的-7.5%和-32.5%呈现显著好转;(3)2018年上半年,平安、太保、国寿、新华的寿险EV分别相较年初增长15.3%、9.4%、4.8%和7.9%,新业务价值对EV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0.0%、7.6%、3.8%和4.2%。
产险业务质量稳定,所得税影响净利润下滑
2018年上半年,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5.8%,同比改善0.3个百分点;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8.7%,与去年同期持平。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上半年均实现正的承保利润,但产险净利润分别下滑14.1%和22.5%,主要原因是手续费超支导致的所得税大幅增加。
投资端年化投资收益率下滑
受今年整体市场环境影响,上半年平安、太保、国寿、新华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0%、4.5%、3.7%和4.8%,分别同比下降0.9、0.2、0.9和0.1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目前保险行业处于估值低位,具备较大吸引力。按最新收盘价计,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A股对应2018年P/EV估值分别为:1.19倍、0.90倍、0.82倍;H股对应2018年P/EV分别为1.17倍、0.65倍和0.52倍,价值属性明显。 l 风险提示 保费增速超预期下滑以及国债收益率短期大幅下滑;商车费改导致车险竞争恶化程度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