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国产化概念走强,将迎成长拐点期:本周在韩政府欲阻半导体企业赴大陆扩厂的事件驱动下,国产芯片类概念股集体携手上涨,占据市场风口。由于DRAM、NAND及OLED显示器被列为韩国国家重要技术,出口须获政府核准。因此三星、SK海力士等巨头前期大陆建厂计划或将受政府最新政策的影响调整,同时也给大陆半导体产业造成一定技术与供给冲击。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集成电路941.64亿个,较2016 年同期增长11.64%;金额方面,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592.25 亿美元,较2016 年同期成长6.58%,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自给率仍偏低,严重依赖进口。“十三五规划”预计我国2020 年核心基础零组件与关键基础材料自给率达到40%,2025 年进一步提升至7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因此,在国家大力支持、国产芯片进口替代,以及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带来需求增长的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成长拐点期,目前少数优秀本土企业正奋起直追,相关上市公司短期和中长期均有较大投资机会。
苹果成功申请“QLED和OLED集成于显示器”专利,未来两者有望合体:根据SEMI消息,苹果近日成功申请了“Quantum dot LED(QLED)和OLED集成于显示器”的专利,未来苹果设备将融合量子点LED加强的功效以及OLED显示屏的响应速度,从而在电池寿命以及图像质量方面提供最佳性能。苹果此次专利将单个像素中的元件分解为若干子像素,在一个像素组中融合两种技术的优势,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两种技术融合成混合显示,让显示器展现出更“纯正”的色彩且消耗更少的电量。此外,OLED虽凭借纯净黑、色域高、响应速度、观看角度、饱和度、对比度等多项参数出众而广为好评,但其真空真镀的工艺成本昂贵。相比而言,QLED拥有寿命更长、色彩更饱和、显示器更薄、技术完善之后制造工艺更加精简等优势。如果能将两种技术完美实现结合并互补,那么将会直接改变未来的显示行业的格局,但真正实现两者的融合仍需较长一段时间。
上周电子板块表现回顾:本周大盘整体小幅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0.17%。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96%,跑赢沪深300指数0.79个百分点;中信电子元器件指数上涨1.04%,跑赢沪深300指数0.87个百分点。
一周行业重点回顾:行业动态跟踪报告***十年磨一剑,iphoneX始出来
投资组合表现:17年年初以来投资组合累计投资收益13.63%,跑输沪深300指数2.31个百分点,跑赢申万电子元器件指数1.47个百分点,跑输中信电子元器件指数4.92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企业新业务开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