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论:核心要点:近期国内外短期宏观数据向好,加之地方政府公开的基建数据较大,提振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改善的预期,工业品加库存有想象力。虽然短期增长确实好于预期,但其持续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当前工业品价格的上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预期和库存变化造成的,终端需求面的支撑仍然不强。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今年这种情形下的价格上升,反而对实际需求不利。汽车消费回落基本确定,我们担心,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也可能在某个阶段出现下行,因为去年部分房地产销售中,投机成分较大,今年交房后,他们并不会马上进行家具家电的购买和装修。在今年财政货币可能双紧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是否会面临“生火做饭,锅中无米”的情况也值得关注。新疆基建大幅增加的个案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延伸到全国范围,靠基建维系增长的代价较大,中央政府更不会替这种老的增长方式背书。我们仍然维持去年12月年报中的判断,即今年经济增长的自身动能上升,但仍是一个弱企稳的格局,以稳为主,下行空间不大,上行空间也难看到,维持GDP 同比增长6.6%的判断。需要关注名义GDP的大幅回升(2017年同比增长10%,2016年8%)对相关行业营收带来的大幅改善。
金融层面看,货币市场中性偏紧信号不减,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净回笼资金,货币市场利率下跌,而债券市场上利率债调整、信用债保持平稳、信用利差收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美元指数继续上涨。在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上升以及年内加息次数可能达到3次的情况下,美元保持强势是大概率事件,人民币未来面临的贬值压力上升,加大国内货币条件偏紧的态势。
行业层面上看,下游地产、乘用车、电影票房等终端需求仍旧偏弱。但1、2月份综合看,中游表现较好,高炉开工率和发电量均保持节后开工复产的较快节奏,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以来钢贸商库存自去年12月份持续上涨以来,近期连续两周下跌,加库存周期有所放缓,叠加PPI短期筑顶后可能回落,二季度工业生产可能存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