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工业小幅回升,信贷增速平稳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工业增速小幅上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2%,比上月增加0.1%,工业增加值总体保持稳定。采矿业比上月略有下行,制造业保持平稳,水电燃气生产上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生产好转。工业环比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总体来说工业生产保持稳定。11月PPI快速上行,环比创出新高,可以预见工业企业利润11月继续走高。

投资平稳、二产回升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3.8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增速与1-10月持平。投资本月保持平稳:(1)单月投资额5.4万亿,11月份新增房地产投资额9412亿,房地产投资在高位,基建投资1.10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连续7个月超万亿,政府投资力度较强;(2)各产业投资比例仍然较好,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平稳;(3)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仍然在高位,投资增速为21.0%。由于房地产调控的后续影响仍在观察,2017年政府必须再加码基建投资,经济在平衡中寻找方向,预计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9%左右,2017年仍然下滑2个百分点至5%~6%左右。

汽车拉动消费回升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8%。11月全国消费品增速同比回升,第一,居民食品支出回升,同比增速10.18%,物价环比回升,居民食品支出相应回升;第二,与房地产相关产业的支出继续小幅回落;第三,汽车类消费回升,11月份汽车的消费为13.1%;第四,对石油及制品的消费额小幅回升,继续回升1.0个百分点至5.7%。2016年我国消费品零售市场仍然处于平稳时期,新增消费额增加平稳,消费增速也基本平稳。2017年汽车消费虽然仍要鼓励措施,但增速可能回落,带动消费增速回落,预计消费增速比2016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

进出口同时改善、贸易顺差收窄11月份,我国出口总额为1968亿美元,同比增长0.1%,4月份以来首次重回正增长。11月期间,美元中间价调高1.81%,是下半年幅度最大的月份。本币一定幅度的贬值对出口改善起到促进作用。我国进口以美元计总额为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为年初以来单月最高增速。11月进口金额较10月环比增加17.9%,短期规模激增,主要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导致国内原材料补库存需求提升,带动原材料进口量价齐升,预计到明年一季度大宗商品供需矛盾才开始逐渐缓解。

金融:票据融资回升、企业贷款平稳1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7,366亿,比10月份的8,865亿增加了8,50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信贷为8,463亿,比上月增加了2,453亿元。企业债券发行量上行,企业债券融资为2,865亿元,比上月增加了673亿元。而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总体回升,其中未贴现的承兑汇票为1,173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时隔7个月后再次回升。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回升源于贷款和其他渠道融资回升,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额的48.7%,比例重回均衡。近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表现实体经济资金来源有所恢复,企业债券融资一直保持在每月2000亿以上,大企业的融资需求较为平稳。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回升,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回升。

11月信贷余额105.55万亿,比上月增加7,945亿,信贷余额增速为13.1%,增速平稳。11月份居民户新增贷款6,796亿元,其中5,692亿为居民长期贷款,大部分流向了房地产市场。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信贷增长1,656亿元。非金融性公司的短期贷款增加了428亿元,长期贷款增加2,018亿元,企业短期拆借资金仍显困难。

1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47.54万亿,同比增长22.7%,较上月末减少1.2个百分点。11月份M2单月增长10,946亿,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本月均有增长,但财政存款和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去年同期M2新增12,935亿,M2增速小幅回落。M1增速下跌但仍然处于高位,企业手中现金仍然较多。

未来政策预期:工业有所恢复,财政政策发力使得11月数据出现暂时性稳定,工业、投资增速均保持平稳,消费上行,这其中既有去年四季度较低基数的原因,也有政策托底的效果,今年实现6.7%左右的增速无虞。但数据回升的动力仍主要是政策刺激,也决定了这样的回升难以持续。工业增速小幅回升,11月PMI中的新订单指数回暖,生产改善的仍可持续1~2个月。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存在透支未来需求和产能的隐忧。投资整体现企稳迹象,房地产投资出现下滑,房地产销售缓慢下滑,随着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实施,虽然短期并未见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但未来房地产投资动能不足。因而短期经济虽然表现稳定,但未来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在房地产投资趋降的环境下,对财政、基建投资的以来仍然较强。

同时,CPI温和上行,PPI快速回升,对未来CPI走势有所担忧,同时汇率快速下滑,人民币流出压力较大,货币宽松的条件不具备。现在政策发力供给端,已经引起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明年石油价格仍有望上行,人民币汇率下跌也带来输入性通胀,明年小幅“滞胀”可能性加大。未来经济增速平稳仍然要依靠推进改革转型。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消费、服务业,正在经济缓慢触底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而传统增长引擎像房地产、汽车行业也有望在行业制度建设完善、供给结构改善后迎来持续健康的增长。

我们认为经济暂未摆脱出清路径,虽然短期经济偏稳,但下行压力仍在。货币政策预期将比2016年有所收紧,但仍会维护国内流动性的平稳充裕。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仅是托底,目前经济是无法单靠政策刺激步入良性增长路径的,反而容易导致债务问题。但随着供给侧改革完成后,新旧增长动力叠加回升支持下的新一轮增长周期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