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行业“推荐评级”。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正在完成行业洗牌,行业内去产能和转型大势所趋,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兼并收购的外界条件已经具备,军工集团下属的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注入预期进一步加强,看好南北船各自内部整合预期,长期关注南北船合并预期。
船舶行业特别是拥有军船业务的上市公司,受周边军事安全局势等的催化剂影响较大,这点类似于南海问题之于中航飞机,行情催化效果明显,我们认为中国周边的第七舰队不稳定因素是相对短期行情最重要的催化剂,也是中期海军武装力量建设重要的参考。目前船舶北船龙头为中国重工,北船相关标的(中国动力、华舟应急、久之洋、中电广通);船舶南船龙头为中国船舶,南船相关标的(中船防务、钢构工程)。
军工行业催化剂繁多,有效且重要催化剂需要甄别:一直以来,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态势对A股军工板块行情有着重要影响;单从催化剂角度,周边军事态势的微妙变化有望快速催生出一轮军工行情。我们认为,催化剂对于军工行业而言是重要的,虽然难以捉摸但仍然值得研究。并且,由于牵涉到国家安全,军工行业的催化剂范畴较广,各种催化剂的效果和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的思路,我们“剥茧取蛹”着重研究影响未来潜在行情的关键因素,以备在合适时机切入军工个股分享军工行情。那么,什么才是关键因素呢?我们认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长期来看,该因素将影响国内军事力量变化,进一步影响对应的某一乃至多个的二级军工行业基本面;第二,短期来看,该因素存在重复有效刺激的可能,二者缺一不可。为此,我们较为系统的梳理了中国周边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存在——美军第七舰队,它符合上述两点要求的同时,也被市场所忽视。
川普上台大力发展海军,海军军种军备竞赛在所难免:川普竞选期间主张美国不再继续充当世界警察,对此市场普遍的解读为,美军在全球特别是亚太军事的收缩,目前这种观点已经拥有广泛的市场一致预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和市场预期偏差的是,川普提出了将美国海军军舰数量由现有的270艘提升到350艘的海军战略规划,短期目标是2020年拥有308艘军舰的能力,未来4年战舰数量合计增长14%,亚太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域内军事力量部署的首选是大概率事件,水域内各国特别是传统大国军事安全压力加大,海军军备竞赛在所难免。
中国海军突破技术与经济瓶颈,正致力建设现代化远洋海军:中国海军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技术经济瓶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既往的军事战略,有着“瓶盖效应”特点;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军主义”扮演着各军种发展的瓶盖属性,海军和空军独立发展相对较弱,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纷繁复杂暂不赘述。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瓶颈不复存在,在经历了本轮军改后,海军军种发展的“瓶盖”也被打开。
根据中国新的海军发展战略,对中国海军最新的战略要求为:“近海防御、远海护卫”,要“逐步实现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结合转变”。这意味着中国海军的使命任务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在技术瓶颈方面,052D驱逐舰在经历前期小批量生产后,技术路线发展成熟,军舰发展有典型的大吨位化趋势,“驱逐舰”吨位“巡洋舰”化,未来“万吨大驱”超预期发展可以期待。
船舶行业去产能,看好南北船合并预期:2016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全球船舶与海工市场依然低迷,虽然航运市场运力过剩的情况略有改善,中国船企特别是国有中大型企业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并且受益于远洋海军的建设,军船业务压舱船企全年业绩,但行业内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局面没有的到妥善解决,船企去产能和合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是较优选择。我们重申之前的观点: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正在完成行业洗牌,行业内去产能和转型大势所趋,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兼并收购的外界条件已经具备,军工集团下属的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注入预期进一步加强,看好南北船合并预期。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军品采购的不稳定性、经济下行压力加剧波及海军建设、南北船合并久拖不决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