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16年中报公布,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0.53%;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39.14%。
生长激素保持高速增长,生物制品仍是业绩增长主力:2016年上半年,生长激素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31.63%,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矮小症专科门诊+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效果显著,生长激素注射液临床已顺利启动,预计全年仍可维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干扰素收入同比下滑6.47%,主要是由于肝病市场被核苷类抗肝炎药物挤压。公司干扰素产品剂型丰富、规格齐全,在新适应症拓展方面优势明显,未来将继续拓展妇科、眼科等新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注射用重组人HER2单抗临床试验顺利启动,长效干扰素、长效人生长激素和KGF-2等品种的临床试验顺利进行,未来几年内新品种陆续上市并将释放业绩弹性。
中成药、化药稳定增长,在研品种值得期待:公司中成药业务上半年收入0.66亿元,同比增长19.80%,将继续加强市场开发和创新产品推广。化学合成药生半年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48.72%。米诺磷酸、头孢地尼颗粒获得临床批件,替诺福韦酯、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入申报生产阶段,在研品种市场竞争环境良好,未来业绩值得期待。
苏豪逸明通过GMP认证,预计下半年并表业绩增加:苏豪逸明上半年并表净利润818万元,主要受厂区搬迁和GMP认证进度影响。目前新厂区的5个多肽原料药品种已全部获得GMP证书,卡贝缩宫素、阿托西班和缩宫素等原料药产品正在进行生产申报工作。苏豪逸明新厂区产能扩大,预计下半年并表业绩将大幅增加。公司具有多年的生物制剂研发和生产经验,有望帮助苏豪逸明快速切入多肽制剂领域,未来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展。
中德美联实现并表,精准医疗平台纵深发展:中德美联已于6月完成公司变更登记手续,下半年业绩并表,2016年业绩承诺净利润2600万,业绩弹性显著。中德美联拥有国际领先的快速检测技术,与公安机关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的模式有望实现复制。博生吉公司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被誉为肿瘤终极疗法,公司已将博生吉的股权比例提高至20%。现已打造成国内领先的“基因测序-单抗药物-细胞治疗”完整的精准医疗平台。未来仍可能通过外延并购,继续在精准医疗领域纵深发展。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亿、2.81亿和3.34亿,对应EPS分别为0.40、0.53和0.63,对应PE分别为66倍、50倍和42倍。公司生物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苏豪逸明、中德美联并表带来明显的业绩弹性,国内精准医疗龙头,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招标降价;新药研发风险;并购整合风险;商业减值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