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2016年6月1日,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5月份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持平,仍处于临界值之上。
平安观点:
5月份制造业PMI为50.1%,与上月持平,仍处于临界值之上。各分项中,PMI生产指数小幅回升,显示供给端企稳态势延续;但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则小幅下滑,表明需求端支撑力度不足。进口指数小幅回升但仍处于收缩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回落。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有所回升,企业采购意愿也有所加强。购进价格指数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带动下小幅回落。整体看,5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处于历史同期的低位附近,表明经济整体仍然偏弱。生产端的缓慢上升显示稳增长政策效应仍在发挥作用,但已呈现边际递减的态势,需求端的后继乏力可能难以支撑生产的持续回升。考虑到当前政策重心已有转移向结构性改革的趋势,工业生产的涨势将趋缓,预计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0%。
制造业PMI较上月持平,生产小幅回升,需求力度减弱。
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0.1%,较上月持平,仍处于临界值之上。PMI五个权重分项中,生产、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增长,新订单和供货商配货时间略有恶化。具体看,PMI生产指数52.3%,较上月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录得50.7%和50.0%,较上月回落0.3和0.1个百分点;三项指数虽未掉落至临界值以下,但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的连续两个月回落表明需求端支撑力度不足。同时,进口指数49.6%,虽然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临界值之下,显示内需仍然较弱。此外,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录得55.9%,较上月回落4.4百分点,两个月累计回落6.7个百分点。
大中型企业PMI处于扩张区间,小型企业收缩力度减弱。
分企业来看,5月份大型企业PMI录得50.3%,较上月下滑0.7个百分点,仍处于临界值之上;中型企业PMI为50.5%,较上月继续回升0.5个百分点;仅小型企业仍处于收缩区间,PMI录得48.6%,但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大型和中型企业经营状况好于小型企业。
库存指数回升,采购意愿有所加强。
5月份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46.8%和47.6%,两者分别较上月回升1.3和0.2个百分点,显示部分企业可能有主动补库存的倾向。此外,5月份PMI采购量指数51.2%,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显示企业采购意愿也有所加强。
5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止涨回落。
5月份PMI购进价格指数55.3%,扭转连续7个月的升势,回落2.3个百分点。购进价格指数主要仍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5月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价格均持续回落,尤其是钢厂复产持续增加下,铁矿石、螺纹钢等价格都有大幅下跌。购进价格的回落将带动PPI环比涨幅的下滑,但同比跌幅仍将继续收窄。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增速回落。
5月份非制造业整体仍处于扩张区间,但增速继续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3.1%,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需求侧有所好转: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双双回升,分别录得49.2%和49.5%,虽仍处于临界值之下,但分别较上月回升0.5和3.8个百分点。不过,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至57.8%。
分行业来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9.4%,与上月持平,但受到近期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较高的影响,新订单分项小幅上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2.0%,较上月继续回落0.5个百分点。
需求端后继乏力,工业涨势将趋缓。
5月份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处于历史同期的低位附近,表明经济整体仍然偏弱。5月份PMI生产端仍有缓慢上升,显示一季度以来的稳增长政策效应仍在发挥作用,但政策效应已呈现边际递减的态势;而需求端疲弱态势已现,需求的后继乏力将难以支撑生产的持续回升。考虑到当前政策重心已有转移向结构性改革的趋势,工业生产的涨势将趋缓,预计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