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12月金融数据点评:经济低迷导致资金供需双疲软

来源:首创证券 作者:王剑辉 2016-01-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投资要点

12月金融数据走弱。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978亿元,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7000亿元,同比少增3453亿元,从11月的阶段高点回落。分项来看,12月居民户新增人民币贷款3185亿元,低于上月的384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6388亿元,主要反映了年末持续的房地产销售行情带动的居民借贷;短期贷款新增201亿元,低于上月的567亿元,反映了年末居民部门消费等短期类借贷意愿下降。12月企业贷款平稳增长。非金融企业当月新增贷款5108亿元,环比微幅多增97亿,其中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新增3464亿元,较上月多增2000亿元,或反映了稳增长带来的企业信贷增长。12月非银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196亿元,连续三个月为负值且降幅不断扩大,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收缩是影响12月贷款缩水的关键因素。12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滑,反映了经济下行趋势下信贷规模的收缩。2015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较去年多增1.9万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高于去年年底的13.6%。

表外融资止跌回升,拉升社融总量。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1.82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7927亿元和2477亿元,超出市场预期。2015年全年社融规模达15.3万亿元,较去年下降了1.2万亿。分项来看,社融规模中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323亿元,远高于金融机构统计口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 其中表外融资工具明显止跌回升,12月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银承分别为3530、370和1545亿元,远高于上月前值的910、-301和-2545亿元。2014年1212月表外融资也曾出现明显的一次性反弹随后再度回落,我们认为此次12月的反弹或也是金融机构的年末时点性行为,其可持续性存疑。金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避险情绪升温导致债牛行情继续强化,12月企业债券融资环比增长213亿至3560亿元,年初以来持续增长,同比大增2799亿元。IPO重启及去年年底的股市小行情带动股票融资恢复增长,12月股票融资增长1531亿元,环比多增963亿元,创有记录以来的新高。总体来看,2015年在货币宽松的情况下社会融资规模却呈收缩模式,反映了经济低迷导致资金供需双方疲软的现状。

M2增速低于预期,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12月M2同比增长13.3%,低于我们预期的13.6%;M1同比增长15.2%,低于11月的15.7%但仍为年内第二高位。外汇占款大幅下滑叠加年末流动性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央行主动通过中短期流动性工具补充市场流动性,同业拆借、质押式回购利率基本环比持平,反映出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M1、M2剪刀差反转,表明资金活跃度增高。2015年M2增速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至13.3%,反映了货币宽松和政策逐步放宽的事实。

整体来看,12月信贷数据反映出一定积极因素,如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升高、企业信贷稳定增长或反映出稳增长效用等。12月在资本加速流出的情况下,央行通过流动性工具保证了较为稳定的货币供应,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然而社融总量中的表外融资反弹持续性并不确定,加之当前实体经济仍未企稳,企业信贷的增长基石依然脆弱。2015年全年来看,货币供应量及市场流动性充裕但金融数据整体疲软,反映了经济低迷对金融数据的抑制作用。人民币贬值压力下资本仍在不断加速出逃,国内流动性依然面临压力。在这一态势稳定之前,预计央行仍会持续推出MLF等中短期流动性工具,降准亦可期待。短期来看,1月一般是贷款集中月份,新增贷款有望在本月出现季节性反弹,但仍受制于供需双弱的大背景。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