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份和2015年全年物价数据: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升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9%,环比下降0.6%。
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4%;全国工业品出场价格同比下降5.2%。
平安观点:
12月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季节性因素导致的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推动CPI环比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而非食品价格表现依旧平稳。2016年CPI翘尾因素0.6%较2015年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可能对CPI形成一定的支撑,但不可忽视的是2016年农产品价格面临的下行压力可能使得CPI继续走低。总体看2016年物价将仍然保持在温和的低位,不会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较大影响。预计2016年1月CPI同比1.8%。12月PPI同比再度录得5.9%,环比下跌0.6%,制造业的弱势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仍然是主要原因。我们预计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的可能性大于再次深度下跌,若明年美元指数温和走强而非极端强势,大宗商品避免再一轮整体性下挫的话,PPI则存在改善的可能。预计2016年1月份PPI同比-5.3%。
1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7%,环比大幅上涨1.5%。12月食品价格同环比均有回升,从各分项来看,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鲜菜价格大幅上涨13.7%,涨幅较上月扩大10.9个百分点,鲜果价格环比上涨2.3%,涨幅较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蔬菜水果价格的上涨是推动食品价格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而气温的下降也同样影响了水产品和禽蛋价格的供给及运输,两类价格环比均上涨1.3%。此外,粮食价格环比上涨0.1%,油脂价格环比持平,而除肉禽和奶制品价格环比分别小幅下跌0.2%和0.3%。 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环比持平。非食品价格依旧平稳,同环比均于上月持平。各分项中,医疗保健类价格环比上涨0.2%,交通通讯类及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2%和0.1%,除此之外,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类以及居住类价格环比均于上月持平。 12月份CPI继续小幅反弹,2016物价低位运行。12月份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5;2015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4%,较2014年回落0.6个百分点。12月CPI同比的小幅反弹主要是受到食品价格的向上推动。我们计算得出2015年留给2016年CPI的翘尾因素为0.6%,较2015年上涨0.2个百分点。按照CPI同比与翘尾因素走势相一 致的历史规律,2016年CPI同比或将有所回升。但考虑到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于外围价格,以至于已出现粮食走私的现象;而中储粮明年将采取缩减粮食收储量的措施,也将造成更大规模的粮食以市场化定价,从而拉低农产品价格,因此,2016年农产品价格面临较大的持续下行压力,我们并不排除CPI略低于2015年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2016年物价将仍然保持在温和的低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不大会受到物价的影响。考虑到春节及基数效应的影响,我们预计2016年1月份CPI环比上升0.4%,同比上升1.8%。
PPI环比跌幅扩大,同比持续负增长。12月份PPI同比下跌5.9%,为连续5个月录得5.9%;环比下跌0.6%,较上月下滑0.1个百分点,PPI-CPI裂口略有扩大。PPI同比连续5个月录得5.9%,看起来下滑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环比跌幅并未出现明显改善。究其原因,尽管近两个月PMI及工业增加值指数略有好转,但工业生产整体仍旧偏弱,需求乏力难以支撑PPI有根本的改善;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仍然拖累PPI:12月有色金属价格环比略有回升,但国际原油价格受地缘政治的影响,环比继续明显下行,对原油相关行业PPI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石油加工炼焦行业的PPI环比分别下滑9.2%和2.4%。
2016年PPI或将有所改善。2015年PPI同比录得-5.2%,较2014年下滑3.3个百分点。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工业去产能的加速将使得制造业整体依旧疲弱运行;因此,明年PPI走势主要取决于大宗商品的走势。我们认为大宗商品走势分化的可能性大于再次深度下跌,若明年美元指数温和走强而非极端强势,大宗商品避免再一轮整体性下挫的话,PPI则存在改善的可能。因此,明年PPI向上改善的可能性较大,跌幅将较2015年有所收窄。预计2016年1月份,PPI环比仍将下滑0.5个百分点左右,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有明显回落,PPI同比将回升至-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