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目前由28个成员国构成,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政治经济共同体,2014年欧盟GDP总量全球第二。各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程度、资源禀赋以及产业结构差异性明显,与我国经济及产业层面也形成互补性,二者在资源品贸易、制造业、基建、技术合作领域均有深入合作的可能。投资环境方面,欧洲的社会及经济环境总体稳定,2014年以来欧洲经济在超级量宽催化剂作用下出现周期性企稳态势,经济复苏重拾动力,贸易保护主义将有所降温,投资环境也有望更加友善。2015年,美国牵头的TPP贸易协议框架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中欧两个最大经济体均被排除在外,客观上增加了中欧加紧双方合作的紧迫性。
后危机时代,欧洲多国普遍进行了量化宽松、财政整顿、私人部门去杠杆及结构性改革,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低迷之后,目前经济正在周期性弱势企稳。尽管量化宽松的边际效果不断下降,真正影响长期发展趋势的结构性改革进展差强人意,但欧洲政府负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政府债务风险明显收窄,私人部门的主动降杠杆为新一轮经济复苏周期奠定了基础。整体来看,欧洲“最坏的时间”已经过去,周期性弱势复苏是未来数年内的大势所趋。
近十多年来中欧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双方也已经成为彼此最为重要的贸易及投资合作伙伴。欧盟对中国投资结构将经历变化。随着国内制造业结构的逐步升级,欧盟对华投资的制造业结构也有望升级,初级工业产成品制造业占比将不断下降,而中高级工业产成品占比逐步提升。未来以通讯、运输设备为首的制造业将迎来发展契机。
一带一路战略与容克计划具有高契合度。容克计划是在欧洲经济去杠杆周期下,旨在通过拉动投资以带动经济复苏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了国内资本及优势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同时也使受财政掣肘下的容克计划真正落地成为可能。容克计划投向的重点领域中,中方有望在交通基础设施、电子通讯以及能源设备领域与其重点开展合作。尽管如此,一带一路战略在欧洲铺开还需警惕各类风险,如制度风险、贸易保护主义风险、汇率风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