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11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国内工业生产止跌回升,1-11月固定资产投资与上月持平,其中制造业及基础设施投资小幅回升,工业及投资表现好于市场及我们预期,消费增速在季节性效应作用下继续加快,与我们预期一致。11月工业及投资的超预期表现主要反映了去年同期APEC会议停产带来的低基数效应,这一效应将在2016年继续发挥作用,对工业及投资增速的回升形成一定托力。此外,部分基建投资本月显露增长提速势头,市场期待已久的政府投资终于有所表现,或表明扩张性财政政策显效,但这一势头能否持续目前尚不确定。整体来看,11月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在低基数效应、季节效应和稳增长政策的合力下有所企稳,但其可持续性目前尚待观察。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滑态势,增长幅度超出市场预期。11月当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季调增长0.58%,为7月以来最高水平。分行业来看,11月绝大多数传统工业细分行业增长加快,主要归因于去年11月的APEC会议期间工业停产带来的低基数效应。食品制造业增速由上月的8.0%提升至9.6%;纺织业由5.6%提升至6.4%。汽车制造业增速则在购置税减免政策刺激下由上月的7.3%继续大增至13.0%,实现3个月增长持续加快。考虑到此轮汽车制造业下滑开始于去年11月,低基数效应叠加政策继续效应及年末季节性增长,预计汽车行业年内 表现依然亮眼。11月新 兴行业表现则相对平庸,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1.7%降至11.1%。总体来看,11月工业生产表现主要反映了低基数效应的作用,这一作用在2016年全年都可以期待。低基数效应本身代表了一种经济周期性,但我国目前的工业情况更为复杂,其叠加了产业转型重任以及外部大宗商品市场的历史低位。目前工业产业升级仍处于攻坚阶段,大宗商品价格似乎仍未见底,对企业补库存及生产活动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这些将导致低基数效应的效果打折。
投资不见起色,与我们对工业形势的判断相吻合。1-11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2%,与上月持平;当月环比季调增速为0.73%,略高于上月的0.72%。1-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8.2%,较上月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0.5%,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部分反映了政府投资稳增长发力。制造业投资增速由上月的8.34%微幅改善至8.40%,主要反映了低基数效应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则仍在下滑,1-11月同比增长1.3%,较上月继续回落0.7个百分点。整体来看,11月投资增速的持平反映了基数效用和基建稳增长的部分发力,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仍处于下降周期,这从水泥、钢铁等中游高频数据的弱势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消费仍在稳步复苏。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1.2%,与我们预期一致。今年4月以来社消零售总额持续回升,反映了三公消费影响过后公共部门消费的回升,以及私人部门消费的季节性增长。1-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4.5%,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双11”对消费的刺激提振作用低于预期。12月消费的季节性效应依然可期,消费仍是目前三大需求中最为稳定的部分,但受工资、就业及企业盈利状况等更基本的因素限制,消费增长难有大幅提速。
总体来看,11月经济数据反映了低基数效应和稳增长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当前内外部形势依然复杂,产业升级仍处于攻坚阶段,大宗商品似乎仍未见底,经济企稳依然面临重重障碍。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仍有放松的必要,2016年“双宽松”格局不会改变,但转型要求决定了定向宽松才是政策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