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标为49.8%,与上月持平,符合我们预期,预示四季度制造业将弱势筑底企稳。分项来看,制造业生产指标为52.2%,略低于上月的52.3%但总体稳定,显示生产活动已经逐步趋稳。新出口订单指数由上月的47.9%下滑至47.4%,出口压力依然较大;新订单指数由上月的50.2%回升至50.3%,显示在外需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内需季节性企稳,带动制造业订单量回升。10月能源价格仍在低位震荡,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及库存由9月的45.8%和47.5%分别继续降至44.4%和47.2%。尽管订单有所改善,但企业经营预期依然继续下滑1.4个百分点至52.5%,显示市场信心并未随内需同步企稳。非制造业方面,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53.1%,创年内最低点,反映了经济下行压力已经传导至服务业。总体来看,10月国内经济仍在艰难筑底,在制造业景气度没有继续恶化的情况下,四季度制造业及服务业或迎来弱势企稳机遇。
10月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指标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第一,小型制造业企业困境较大企业更为严峻。10月大型制造业企业PMI为51.0%,明显高于中型企业的48.7%和小型企业的46.6%,且小企业PMI环比降幅也明显高于大众型企业,预示在制造业转型困难、融资不善的情况下小企业正面临逐步淘汰的命运。第二,经济下行压力已经蔓延至服务业。尽管国庆假期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较快增长,但服务业整体景气度环比仍在下滑,表明节日效应对提振经济的效应并不明显,制造业疲态及市场悲观预期已经影响了服务业活力。第三,10月资本市场整体稳步回暖,但资本市场服务业表现依然低于临界点,或预示着四季度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力度或低于市场期望。
尽管10月PMI数据整体仍处弱势,但制造业PMI继续下降的空间正在收窄,稳增长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四季度经济仍有望在稳增长发力及节日效应的带动下弱势企稳。然而在制造业转型依然不见起色、外需改善有限的背景下,经济企稳的幅度和速度依然是微弱的,市场也不应有过高期待。政策方面,央行短期政策目标仍将关注通胀水平及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总体宽松环境不会改变,但随着经济的弱势企稳及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的再度升温,四季度继续宽松的空间正逐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