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缩量震荡筑底,市场进入相对平稳蓄势期,但结构性机会已轮番上演。降杠杆贬汇率杀估值等风险释放已进入尾声,且随着当前两大首要任务稳增长防风险(尤其是金融)政策的发力,市场恐慌情绪与风险偏好已触底,结构性机会主要体现为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的率先企稳反弹。近四周指数由此前的暴跌步入反复震荡、缩量筑底阶段,市场已处于自我修复与自我调节期的相对平稳期,市场机会主要体现板块快速轮动的阶段性、结构性机会,蓝筹搭台后主题轮番唱戏,有望逐步激活市场人气、修复市场信心,
2)抑制反弹的负面因素已逐步消化。场外配资账户清理、股票质押回购两大袭扰市场信心因素,也正转为平稳有序或局部零星事件;而对于短期抑制市场反弹的改革开放进程、经济基本面、资金流动性三大因素,管理层也通过充分沟通、及时对冲,做好了预期管理,市场预先消化后,后续冲击已不大。以国企改革顶层方案为首引领的改革文件紧密落地、高层连续增信释疑,预示改革开放预期不打折扣;经济虽在放缓,但幅度正逐步减轻,且稳增长政策已发力、预期管理已加强;央行表示“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
3)积极信号正释放,吃饭行情蓄势待发。(1)近期猪肉、农产品价格连续回落,工业品价格也显著下跌,通缩压力再现,同时叠加中期汇率贬值压力,宽松加码仍可期;(2)货币与财政政策双发力,地方债置换额度扩容、更有力度财政政策、加快推广PPP模式、深入推进财税体制等改革、发改委密集批复基建项目等,随着以上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四季度经济或有望企稳,也将为股市底部反弹提供有力支撑;(3)习奥会就网络安全、金融、贸易、气候变化、文化交流等合作达成49项成果清单,此次中美首脑峰会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攻坚期与美国大选换届年,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战略实施阶段,G2达成广泛合作共识,有助于降低中国改革开放推进风险;(4)以上积极信号的释放,已逐步改善市场预期,叠加10月“五中全会”议题升温,各主要行业的“十三五”规划,也正在各地方与部委酝酿成形,有望合并酝酿成震荡筑底后的反弹动力。
4)反弹在即,积极布局结构性机会
风险释放殆尽,积极信号正释放,市场缩量震荡蓄势后,10月有望迎来大跌后的反弹窗口期。建议在当前震荡蓄势中积极布局结构性机会:(1)近期仍可重点挖掘质地优、被错杀、已低估、有看点的超跌优质个股,建议重点从金融、房地产、家电、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中优选个股;(2)中期围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创新领域,自下而上深挖国企改革、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文化体育旅游、互联网+、军工等超跌优质股;(3)行业景气好转或持续上行的农业养殖、持续放量的电动汽车产业链、电影院线等;(4)近期稳增长发力的城市地下管廊建设、配电网、4G宽带、环保等PPP项目。 提示经济放缓压力加剧、改革进度低于预期、海外市场动荡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