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信心、CPI两大上升主旋律共奏终端回暖序曲。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5.2%,实际增速环比持平。全年百家重点和50家重点零售企业分别同比上涨10.8%和10.3%。从细分子行业的环比增速来看,受“双十一”促销结构性高基数的影响,可选消费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而刚性特质的日用品类受12月CPI继续上扬的影响,上涨4.4%。从同比来看,季节性因素下仅体育娱乐用品一项为同比上涨,其余品类均有不同程度同比下降。12月受食品价格影响,CPI继续上行至2.5%,消费者信心指数微幅向下但仍继续在高位徘徊。低基数效应、电商分流淡季、通胀收入货币幻觉以及消费旺季的四重因素是主导终端消费一季度企稳的主要因素。
转型与创新并举,结构性分化犹存。行业方面,奢侈品境内增速放缓、家电政策红利不再、购物中心供需结构性失衡凸显及人力成本中长期压力为我国传统零售企业的转型提供契机。公司方面,王府井网店上线、国美电器冲刺虚拟运营商牌照、韩国易买得出售在华16家门店、永辉超市2012年业绩超预期也成为行业分化与创新并举的缩影。
估值修复成为反弹主线、各板块周期阶段引致弹性差异。上月SW零售板块上涨9.8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4.58个百分点,在申万24个一级板块中位居第11位。行业上月的反弹主要是基于业绩、数据相对真空期下的估值修复,而估值洼地明显的个股反弹高度已经达到了50%。基于一季报良好的业绩预期,仍有反弹空间,彼时的投资逻辑将切换至业绩确定及弹性导向。各子板块的涨跌幅充分体现了各业态周期阶段不同引致的弹性差异:即黄金珠宝板块具备前周期、弹性大的特质,涨幅最大为19.48;商业物业则属于后周期、弹性匮乏子业态,涨幅最小为6.61个百分点;专业连锁板块受大盘股带动上涨12.74%,位居第二。个股涨幅前三的公司分别是重庆百货,红旗连锁,天虹商城;跌幅前三的公司分别是南宁百货,南京重伤,华联股份。
投资策略:本月投资组合以一季报弹性较大、存在超预期可能的天虹商场、永辉超市、海宁皮城为主,长期逻辑下的海印股份、欧亚集团为配置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