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外围经济形势总体有所恶化。需求和预期同时走弱的背景下,9月美国制造业仍维持在两年低位。
9月美国制造业汇丰PMI初值为53.0,与上月持平,为2013年10月以来的最低值,也低于金融危机后的平均值54.3。分项来看,9月产出增长环比微幅加快,新出口订单环比也小幅回升,但新商业活动、就业、产成品及原材料库存、产成品价格等其余指标环比均出现恶化。9月美元指数震荡整理,美联储FOMC的鸽派表态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美元的升值趋势,美国出口有出现技术性回升。大宗商品的持续低位整理已传导至工业产成品端,制造业产成品价格受波及,市场预期不佳,生产商雇佣及增加存货的积极性下降。尽管占经济主导地位的服务业复苏势头依然强劲,但若目前影响制造业的这些负面因素不见改善,未来服务业的改善力度也将打折。
欧元区经济仍在平稳扩张。9月欧元区综合PMI为53.9,略低于上月的54.3。三季度欧元区综合PMI月均达54.03,略高于二季度的53.90,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欧元区经济周期性企稳态势得以确立。从9月数据来看,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2.0,低于上月的52.3,为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服务业PMI为54.0,低于8月的54.4为两个月新低。新商业活动及积压订单持续扩张,显示需求保持稳定;尽管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产成品销售价格却未受影响,显示需求稳固以及欧元疲软部分抵消了大宗商品价格的负面影响。此外,欧元区国家普遍为资源净进口国,大宗商品的走弱对其节约生产成本的正面影响明显,这也是欧元区制造业受本轮冲击的幅度远小于美国、中国及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根本原因。分国家来看,德国经济表现与欧元区整体一致,即9月份环比小幅回落但三季度仍录得本年度最佳季度表现,其中新商业活动创2013年11月以来最高,积压订单创2011年5月以来最高。9月法国经济从8月的几近停滞中有所提速,但仍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三季度边缘国家表现依然强于核心国家。9月欧元区新订单指标创5个月新高,或预示着四季度经济也将迎来良好开局。
核心国家方面,9月德国综合产出指标由上月的55.0降至54.3,但仍高于近年长期平均水平,显示私人部门经济复苏根基稳固。制造业及服务业产出环比均微幅下降,但新商业活动扩张提速至2013年11月以来最快,新增就业创2011年12月以来最快,显示内部需求周期性企稳,外部需求在汇率贬值拉动下稳定增长,经济复苏基础稳固。
法国综合产出指标由8月的50.2提升至51.4,显示经济重回温和复苏轨道。制造业及服务业均呈现增长,其中制造业增长意外稍快于服务业,为一年以来的首次。分项来看,新商业活动在8月萎缩后再度扩张,多集中于服务业;就业指标与上月持平,仍处于萎缩状态;要素价格8个月以来首次下跌,9月产成品价格也延续下跌趋势。总体来看,法国经济增长依然动力不足,也成为拖累欧元区整体经济的一大软肋。
日本制造业在亚洲经济拖累下再度走弱。9月日本制造业PMI由上月的51.7降至50.9,为三季度以来新低,海外订单的下降是PMI走低的主要原因。
分项来看,9月制造业产出及新订单仍在增长但增速变慢;新出口订单及就业指标、积压订单、产成品价格均由升转降,其中新出口订单的降幅达31个月以来最大,表明日本的主要出口市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下降给日本制造业的负面冲击显现。
9月发达经济体表现再次出现分化,欧元区复苏有所加速,而美国、日本则受外围经济拖累增长再次放缓。欧元区方面,年初的超级量宽效果仍在持续释放,汇率贬值对外需的刺激效果仍在延续,而内需也在长期低迷后呈现周期性企稳,加之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对资源净进口的欧洲国家构成一定利好,欧元区温和复苏势头有望延续至四季度,全年GDP增速将回归至1%-2%区间。日本方面,二季度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呈现了增长放慢、资本流出的态势,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下降给日本出口的打击已经开始显现,加之超量宽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四季度日本或重陷衰退边缘。美国方面,9月美联储如市场预期没有加息,美元升值压力暂时得以缓解,但大宗商品价格仍未走出低谷,对美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也未结束。服务业增长依然稳定,四季度美国经济在服务业的拉动下仍有望继续温和扩张,但全年GDP增速落回2%以下仍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经济受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外围经济以及强势美元拖累,显示其当前复苏根基并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