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材料产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15年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以上。新材料是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内市场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发展的动力来源:1)国家经济转型,扶持政策助力新材料发展;2)国内新材料需求市场空间大,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新材料产值将达到2万亿以上,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5%;3)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驱动传统材料升级换代。
新三板市场是国内新材料企业成长的“沃土”。截止2015年9月1日,新三板共挂牌材料类企业528家(wid行业分类),占新三板市场的15.6%。按2014年年报公告业绩,材料类企业的平均收入为1.7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56万元,整体企业规模较小,成长空间较大。新三板市场较低的进入门槛,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途径,有利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企业质和量的腾飞。
基于新材料产品的生命周期投资,步步为营。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分成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阶段产品的投资收益、安全边际、股价弹性等差别较大,需要进行差异化的投资策略。
1)引入期是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博弈,建议关注投资机会:a.技术研发实力雄厚;b.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配套产品;c.具有战略价值的前沿新材料,如纳米材料、石墨烯、3D打印材料等。
2)成长期:建议投资高速成长的同时产品质量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的标的:先发优势保持者。
3)成熟期:建议投资积极转型,具备外延或内生增长动力的新材料企业:a.横向延伸,能够实现下游客户所需原材料的“打包”生产、销售和服务;b.纵向发展,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c.提升内功,产品、技术优化升级,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或新的区域市场。
投资建议: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投资策略,根据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建议关注海优新材、久日新材、新玻电力、西部超导、恒神股份、阿拉丁、旭建新材、中航新材等。
风险提示:行业、市场政策风险;公司规模小、业绩波动较大的风险;项目建设进度、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