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推动下,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1500 亿总市场,二级医院市场扩容加速,15%+增长:2009 年开始的新医改,核心在公立医院改革,旨在通过取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信息化技术(远程医疗、网络医院、云医院)推动分级诊疗,改善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基层首诊制度,2012 年基层医院(包括二级医院)检验收入1500 亿元,是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利基市场,如迪安诊断,2010 年二级以下医院的收入占比在70%左右。而根据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09 年开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人次保持8%以上的复合增长(快于2004-08 年的3.5%),同时二级医院检查收入保持15%以上的快速增长。2)民营医院:新增量,300%的增长。2015.3.30,国务院发布《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明确提出了要给民营医院留足发展空间,在2020 年前每千人床位数实现300%的增长。基于此,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检验项目最好的承接者,必然会迎来加速增长,对于未来5 年独立医学实验室的空间测算,我们不再赘述,依然看好100 亿元+,40%+的复合增长。
通过比较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新的变化,我们归纳以下四个新的趋势:
新技术全面渗透:LabCorp 和Quest 在并购过程中积极布局新技术方向,优化服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在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肿瘤个性化给药、肿瘤早期诊断等领域应用日渐成熟,也给独立医学实验室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新技术,掌握核心资源,布局新的爆发性市场,成为独立医学实验室之间新的战场。
独立医学实验室+支付方合作:从美国独立医学实验室龙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精准医疗的推动、价格透明度的提升、支付方的多元化,和支付方的密切合作是独立医学实验室业绩稳健增长关键因素。随着国内医改的进程推进、健康商业险快速发展,我们认为独立医学实验室和商业保险的合作,有望打造独立医学实验室快速发展的新的商业模式。
独立医学实验室+CRO 模式:2015 年,LabCorp 以61 亿美金并购Covance,Quest 和昆泰合作。在产业链整合、中心实验室业务协同方面开辟了新的道路,国内迪安诊断已经和临床CRO 公司BARC 合作,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国内包括迪安诊断、金域检验在内的公司,或许也会尝试和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济医药等CRO 龙头开展深入合作,开辟新的市场。
信息化技术应用、互联网化:在和医院、患者、医师的沟通中,LabCorp 和Quest 都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随着医改的进程和新技术的出现,处于快速扩张期的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方向,我们认为未来新扩张方式方面有望出现新的模式,如迪安诊断与阿里健康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托管等合作。
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2.0 时代,把握新机遇者,强者恒强。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经过近5 年的快速扩张,形成了目前四强寡头格局,金域、迪安、艾迪康、高新达安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经过2009-12 年的快速扩张期之后,面临互联网、大批新技术涌现、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出现的情况下,独立医学实验室也面临新的挑战,能否把握机遇实现模式创新、二次创业成为此时衡量行业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坚持连锁化扩张,同时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战略取胜的公司,有望实现强者恒强,迅速凸起,引领行业发展。
通过对独立实验室 2.0 时代5 大趋势(持续扩张、新技术攫取、支付方合作、互联网化、与CRO 合作)的比较,我们认为迪安诊断依然保持了较快的扩张速度,在基因测序等技术方面快速抢占市场,并且开展了商业健康险、阿里健康、CRO 合作尝试,有望首先建立新的“大健康”生态圈,未来有望超于处于第一梯队的金域检验,成为行业新模式引领者;金域检验也保持较快的扩张速度,实验室以珠三角为核心,向外扩张,同时实现国际化突破,仍然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新模式的探索方面落后于迪安;艾迪康储备了300 多项的特检项目,采取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但在信息化方面主要停留在物流管理方面,对于新模式的尝试目前还没有看到;高新达安起步晚,集中在分子诊断领域,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扩张速度上落后于前三者。综合比较,我们建议关注持续稳健扩张,并积极尝试探索新模式,打造“大健康”生态圈的迪安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