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公司研究 - 正文

光大证券:国际化布局开启,扩张步伐加快

来源:国金证券 作者:贺立 2015-02-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

1)光大证券的全资香港子公司“光证金控”计划以40.95亿港元的购买价向新鸿基收购其持有的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70%股份。2)购买款为光证金控内部资源及可能的外部融资获得,在买卖协议签署之后的一个工作日或之前,光证金控须向新鸿基支付5.85亿港元的保证金。3)交割日前,新鸿基会将新鸿基金融的11家附属公司剥离,剥离的11家公司主要是一些新鸿基金融的参股公司、用于控股运作的公司、银行等与证券业务不相关的公司,11家附属公司账面净资产值现为3.6亿港元。4)本次收购需提交光大证券股东大会批准并须经相关监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评论

光大证券从“8.16”后的调整、恢复进入到扩张阶段的步伐加快,国际化布局开启:在光大证券设立子公司“光大幸福国际租赁”后我们便判断其已经走出“8.16”事件的影响,此次收购新鸿基金融70%的股权更是进一步确立了该趋势,这是重要变化。光大证券不仅在国内进行扩张,同时布局海外。国际化战略是光大证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战略之一,业务布局的完善有利于其未来整体一盘棋的做大做强。

收购新鸿基金融股权的重要意义:1)收购是国际化布局最好的方式,因为香港市场格局相对稳定,若是新增牌照则业务较难起步,并购则可以很好地切入当地市场,赢得发展香港市场的业务机遇。2)目前香港市场较大型的券商较为稀缺,新鸿基金融是香港当地属于老牌、有较强实力和根基的券商,这次是继2009年海通证券收购大福证券后国内券商对香港本土券商最大的并购,有利于光大证券国际化业务更好地落地,拓宽跨境业务的边界和客户服务能力。且新鸿基金融与亚洲联合财务是新鸿基公司旗下最主要的经营主体,除光大证券与新鸿基金融具有较好互补性外,未来与新鸿基公司亦存在合作空间。3)光大集团旗下资源较多,国际化布局时客观上也需要具有较强实力的券商承接和合作。

预计光大证券将较快使用海外融资平台:光大证券本次董事会同时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境外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性授权的议案》,规模为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末公司净资产额的50%(以2014年底净资产计算为129亿元)。收购新鸿基金融后,我们预计公司将以光大金控或新鸿基金融为平台进行债务融资,海外债务融资成本显著较低,未来通过RQFII等金融工具或产品设计将资金与国内使用对接(或回国使用,因为此前跨境企业的外汇资金归集已由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此次并购将在2月26日的股东大会及相关监管审批后实施(我们预计监管审批或较快),所以我们预计光大证券海外债务融资的进程或许较快。

收购对价相对合理:新鸿基金融2014年11月末的净资产为31.44亿港币,前11月净利润1.72亿元(且过去几年利润非常稳定)。若简单年化且考虑即将剥离的公司净资产,此次并购的对价约1.46倍PB和22倍PE,考虑到香港本土大型券商标的的稀缺性,我们认为整体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投资建议

我们自2014年7月14日发布独家深度报告《均值回归》强烈推荐以来,光大证券涨幅已192%。

公司的发展朝着我们推荐的逻辑持续演进并不断深化,且基于对公司所持有蓝筹股丰厚浮盈的判断,我们认为公司后续的盈利亦具有张力。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位34元,对应2015年4倍PB(不考虑增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大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