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民生银行(行情,问诊)(600016.SH;01988.HK),陷入到史无前例的震荡当中。
2015年伊始,行长毛晓峰在几天时间里从“失联”、被免职再到辞去董事会职位,一时让民生银行顷刻成为舆论焦点。年仅43岁的毛晓峰,一路顺遂,从2002年“空降”民生银行,再到2014年8月加冕“最年轻股份制银行行长”;5个月后,毛晓峰的向上之势,戛然而止。“毛晓峰走得太过于顺利。可以说,基本上没经过什么磨难,不免过于自信。”民生银行一分行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如此评价。
2月1日,周日,民生银行证实毛晓峰被调查之后的第二天,董事长洪崎出席投资者交流会议,称换届将在四五月进行,在此之前行长与党委书记的人选将有定论。
时代周报记者获得的民生银行会议纪要显示,会议称已经和包括安邦保险在内的大股东达成高度一致,大股东不会出售股票。安邦还明确表示之所以频频增持,是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
安邦目前持股22.51%,它的强势入局,打破了之前民生银行的股权分散的局面。此前在民生银行上市的多年期间,即便是第一大股东,其持股比例也不超过10%。“安邦以前很神秘,现在逐渐浮出水面,安邦的未来尚不清楚,在民生银行做股东的前景也还存在很多变数,目前难有定论。”国际金融学家、原美国国际金融证券研究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丁大卫向时代周报记者评述说。
行长人选仍有变数
毛晓峰2002年“空降”民生银行,出任的便是总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一职;一年后,升任董事会秘书;2008年,又被任命为民生银行副行长,直至2014年8月,正式出任民生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早在升任行长前,外界就流传着将毛晓峰作为行长培养的说法。2008年,毛出任副行长后,随即接手了关乎民生银行发展战略的零售业务。他曾承诺:“希望通过5年时间,将零售业务占比提升到30%左右。”这一目标在2012年便提前完成,当年实现零售业务占比29.74%。2014年3月,民生银行董事会通过《关于零售银行部分设为小微金融部与零售银行部的决议》。时至今日,董事长洪崎在毛离任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仍重申“小微服务方向未变”。
2014年11月,毛晓峰在任期间,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这令民生银行成为首家正式推出员工持股方案的上市银行。不过,民生银行内部多名高管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说:“实际上,员工持股计划早就提出来了。只是因内部股东有不同看法,才不断拖延到去年11月,还算不上是毛的功劳。”
在民生银行内部,仍然津津乐道的是“董洪”组合。“董文标担任董事长,洪崎任行长,两人的思路、行事风格有所不同,但搭配得很好。董有大局观,力推创新、执行力强,洪则为人敦厚,善于精细化管理。”自董文标离任后,外界多有评论称:“随着董的离去,缺少一位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主大局者。”
毛晓峰事发后,洪崎不得不暂行行长之职。对于未来的行长人选,目前还未有定论。而史玉柱公开在微博上喊话“反对陌生人空降到民生当行长”的言论,则为新行长人选又平添更多变数。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向时代周报记者点评说:“目前不应强调某个人,而应强化董事会责任。董事会的决策应该是独立的,而且要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过于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个权威身上,这会造成很多本可以避免的影响。对现代企业来说,董事会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民生银行19年崛起路
全国政协副主席、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两会上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民营银行准入之路。这一用词,同样适用于描述民生银行。
1993年,为解决民企贷款难问题,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座谈会上提议组建一个民营银行。1996年,民生银行正式成立,刘永好、冯仑、卢志强等59家股东入股,注册资本13.8亿元,其中48家为民营背景。
彼时,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因成立民生银行的筹备委员会,以零出资获得民生银行30%的话语权。直到2000年12月,民生银行登陆A股,工商联退出,新希望(行情,问诊)集团、东方集团(行情,问诊)、泛海集团以9.99%、9.42%和9.42%的持股份额,成为前三大股东。由此,民生银行的“民营”基调才得以初步奠定。洪崎自称:“国有股份制银行有坏账、有风险,国家可以兜着。但我们是真正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
民生银行从成立到现在,发展之路历经艰辛。成立一周年时,其净利仅为1.7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1999年底,在不到四年时间内,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就达8.72%,为提取足够贷款损失准备,资本金从成立之初的13.8亿元减少到8亿元。
这一境况直到2000年董文标上任行长,才开始得以改观。
董文标上任之后,力推“集权化管理”、“大总行”体制、授信独立评审制度和事业部制等一系列改革。民生银行迎来转折,实现空前发展。
据公司招股书和历年年报显示,民生银行的董事会高管中,除副董事长、董事来自于股东单位的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之外,董事长和正副行长等职都由银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担任。股东股权的分散,实际上给了包括董文标在内的管理者最大的自由度。相较于国资银行体制,民生银行显然拥有更大自有空间。
此后,民生银行又先后试点服务流程再造的“流程银行”、零售支行、小微专业支行、小贷支行、夜间银行等,将“小微金融”这一契合“民营”属性的业务方向扶正。
2014年三季报显示,银行资本净额为284亿元,其中核心一级资本226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0.92%。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对于“民营”定位,民生银行本身也十分标榜。民生银行方面在2014年底就曾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因为民营银行的性质,民生银行包括薪酬在内的机制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少一些。但这一“优势”究竟功力几何却众说纷纭。
博弈安邦
迎来了发展高峰期的民生银行,此次突遭变故,长久以来形成的股权局面一时全面改写。
2014年12月17日,安邦人寿保险通过“传统产品”账户购买民生银行A股13.8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4.06%,加上中国中小企业投资将其持有的3.19亿股A股(持股比例0.94%)的表决权委托(期限为一年)起,“安邦系”共持有民生银行10%股份,取代新希望集团,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安邦副总裁姚大锋也进入民生董事会。
2015年新年伊始后,安邦对民生银行五度增持。1月23日和1月26日,安邦保险合计斥资51.1亿元增持民生银行,将持股比例推升至22.51%。民生银行自上市以来长期分散的股权结构,已成往事。
2月1日的高层沟通会议上,民生银行高管称,与安邦过去就有很多合作,是很好的朋友,安邦很支持民生的工作,双方在存款、保险代销以及信用卡发卡上有业务合作。安邦保险投资民生银行是财务投资。
尽管安邦方面强调“财务投资”的说法,但是“22.51%”的持股比例却是实打实的客观存在。高明华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关键在于投票权,如果安邦不放弃投票权,为了实现最大利益,随时可以调动其投票权来实现对公司的最大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教授郭田勇也认为,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并无本质区别,除非像阿里巴巴之前在港交所谋求上市规定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切割开来,大股东不参与公司战略,一般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可以设立董事席位的,从而可以参与公司战略。
安邦的入主也引得了股东内部的震动。史玉柱在个人微博中写道:“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还声称,持有11.5亿A股民生股票的承诺不变。而其他股东尽管保持缄默,但其减持行为一定程度还是代表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泛海控股(行情,问诊)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卢志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则纷纷将手中民生股权清仓或套现。尤其郭广昌因在1月21日将民生银行A股全部清仓,近乎神奇地躲过了“黑天鹅事件”。
截至2月6日收盘,民生银行股价报收9.07元,下跌0.22%,为近一个月中的最低位。
业务前景定调
毛晓峰离任后,民生银行紧急召开了投资者交流会,颇有稳固市场信心的意味。
洪崎在会后就安邦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回应称:“安邦本来也是市场行为,在招行的持股也不少,但都是作为财务投资人。民生一直没有真正的大股东,但仅作为大股东的话,会更关注民生的经营情况,这不是一个坏事。”
此外,他还介绍了民生银行战略推进和各项业务开展情况,指出未来民生银行要做到“对公、中小加小微和零售”的“三三制”业务布局;并表示,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时代的到来,民生银行将启动全面变革的“凤凰计划”,预计三到五年全面见效。
对于“三三制”,民生银行内部高管向时代周报记者评价说,“洪崎在去年三季度就已提及过,这一次只是再次强调。对他个人而言,是对民生业务发展定方向。”
丁大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指出,上述业务展望的提出有多重原因,一来近期变化让投资者、股东对民生银行的发展有诸多好奇,此刻的交流会议有其必要性;二来作为银行职业经理人,洪是在履行其为股东创造利益空间的责任。总体对其业务前景看好。
据中金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逾期贷款环比大幅增长67%,逾期贷款率由2013年1.74%上升至2.69%。关注类贷款环比增长30%,占比增加28bps至1.57%。信用成本上半年下滑12bps至83bp,导致准备金覆盖率下滑至215.9%,拨贷比下降至2.10%。
由此看来,银行不良率从去年开始已呈上升趋势。民生银行管理层近期称,过去两年利润增长减缓是自身主动的战略选择,主要因为公司进入了“利率不敏感但风险敏感”的客户群体。并预计,2014年的问题并未彻底完全消化,对2015年判断亦不乐观,挑战压力更大。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提出,民生银行在经营上肯定会受到影响,因为在公司股权、高管发生变化时,公司势必要把不少精力放在解决内部问题上,难免会在经营方面有所放松,就目前来看,民生银行便是这样的情况。在今年年初经历如此波折,民生银行今年及此后的战略实施,尤其是企业融资方面,暂会受到一定影响。
加上此次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民生银行未来半年的动作值得关注。
“高接远送”董文标
吕茵
风波发酵中,民生银行原董事长董文标也受到牵连,甚至有传言称董被限制出境。随即,董文标便透过媒体澄清,“都是瞎扯,我们经营20多年了,没有什么问题”。
董已离任半年多,民生银行格局大变。个中原因不尽复杂,这反倒凸显出董文标之于民生银行的重要性。在民生银行内部人员看来,董文标勇于创新、注重大局;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称之为“最幽默的行长”;他的自我评价则是:想做一些事情,对工作投入并充满激情。
1957年出生的董文标,像那个年代的所有人一样,被时代裹挟着往前——1975年,高中毕业在农村插队;1978年,考入河南省银行学校。参加工作后,董历任交通银行(行情,问诊)郑州分行行长、海通证券(行情,问诊)董事长等职;后加入民生银行,担任副行长、行长、董事长,直至2014年离开。
在任期间,董的“垃圾分类”理论、零售业务试水不仅让民生银行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也使其肩负起金融改革的探索任务,也逐渐有了“金融改革强硬派”的称谓。民生银行一路向上,董文标也随之声名日隆,先后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等。董文标和民生银行,可以说互相成就了对方。
2014年8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收到董文标的辞职函。
“我为什么不想当民生银行董事长?我就觉得太累了,你看给大家贷这么多款,大家都觉得融资难、融资高。”董文标感叹说。
“高接远送,到现在董事长遇到任何来访的人,都是这样,来诉苦抱怨甚至反映情况的员工,他都耐心听对方从头说到尾,到最后处理完,还要送出门。”一位民生银行高管曾如此评价,称董文标的领导才能不仅表现在工作能力上,更表现在待人接物上。
“高接远送”、“耐心”……这自是下属对上级的赞誉之词。可在另一方面,面对当时民生银行分散的股权架构,董文标也或许不得不“耐心”地平衡各方利益,以求大局安稳。在“金融改革强硬派”的头衔下,董文标的协调能力也让外界称道。
在递交辞职函后,尚未来离任的董文标大方预告:“我现在正在做的还有一个很好的事情,中国100家大型民营公司,每家民营企业出1个亿,就是100个亿,成立一个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公司,叫中民投。也是一个很强大的民间外交平台。”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成立不足一年的中民投已经在中国香港成立中民国际资本投资公司,并在新加坡、伦敦等地积极布局,设立地区总部,力求做民营资本“走出去”的领军者。董文标也披露了中民投成立以来的战略布局——产融集团。
董文标,这名金融老兵,仍将把“民营”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