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 - 科创板要闻 - 正文

寒武纪最新动作曝光!

来源:券商中国 媒体 2025-08-23 12:23: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寒武纪最新动作曝光!)

“寒王”再度狂飙!

8月22日,寒武纪全天高开高走,尾盘实现“20cm”涨停并持续至收盘。市值单日猛增866亿元并跨过了5000亿元大关,位居半导体行业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寒王”。由此寒武纪也成为市场中第二只千元股,仅次于贵州茅台。

此外,寒武纪亦有最新动作。天眼查显示,近日,上海寒武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6亿元增至27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自三年前创下的低位至今,寒武纪股价在三年多时间里已经涨超26倍。有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头部企业在AI芯片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市场对其未来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充满期待。“尽管这些龙头企业的业绩目前尚未完全体现,但投资者对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愿意给其较高的估值,这也成为支撑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寒王”成为第二只千元股

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续创十年新高。芯片股成为大盘的领头羊,京仪装备、中芯国际涨超14%,杰华特涨近14%,芯源微、天准科技涨超11%,金博股份、景嘉微涨超10%,和而泰、航锦科技、兆易创新、东材科技、华东重机、远程股份等涨停。

同时“起飞”的还有相关主题的ETF基金,科创50ETF富国、科创50指数ETF、科创50ETF东财涨超10%;科创板50ETF、科创板ETF、科创50ETF龙头、科创50ETF、科创50ETF基金、科创50ETF指数、科创50ETF中银、科创ETF、科创50ETF指数基金、科创50ETF增强、科创50ETF南方涨超9%。

其中,芯片板块“带头大哥”寒武纪在二级市场继续书写历史,全天高开高走,尾盘实现“20cm”涨停并持续至收盘,最终报收1243.2元/股,再创新高,全天成交额约165亿元。

截至收盘,寒武纪总市值5201亿元,单日猛增866亿元,取代中芯国际,位居半导体行业第一位。当前,寒武纪一举成为市场中第二只千元股,仅次于贵州茅台。

年内,寒武纪股价涨幅超过88%,并在近一个多月内实现了超130%的涨幅。

8月21日,DeepSeek在其官宣发布DeepSeek-V3.1的文章中提到,DeepSeek-V3.1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另外,V3.1对分词器及Chat Template进行了较大调整,与DeepSeek-V3存在明显差异;DeepSeek官微在置顶留言里表示,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南方基金认为,此举印证国产芯片设计在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征途上再次迈出强有力一步。

此外,上周OpenAI CEO表示希望在未来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开发和运行AI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南方基金表示,此次OpenAI扩容再度印证大模型商用进程加速将直接驱动超大规模训练集群建设需求,而未来国内厂商势必将占据一席之地。

业绩强势复苏

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基本面上,节节攀高的股价背后是逐渐转暖的季报数据,寒武纪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全年营收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65.56%;今年第一季度营收更是激增至11.1亿元,同比增长超42倍,环比增长12%。净利润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则实现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32%。

为何寒武纪能够在众多芯片股中脱颖而出乃至一枝独秀?

华东地区一位重仓寒武纪的基金经理认为,在供给端受制于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国产AI芯片的替代需求迫切,虽然国内有了几家AI芯片公司,但是上市的公司寥寥无几。已上市的公司,在国内算力芯片中的卡位相对领先,和国内互联网厂商、智算中心等合作密切,有望受益于国产AI芯片替代。

该基金经理表示,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国产替代成为重要趋势,国内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受益于政策支持,有望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土创新有望重构科技估值

除了寒武纪以外,受各种利好消息催化,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芯片、半导体龙头股均在近日有亮眼表现,Wind分类下芯片指数自4月8日以来涨幅已达25%,“半导体精选指数”同期反弹幅度更是超过了40%。

回顾近年来芯片半导体发展之路,诺安基金科技组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下游厂家纷纷对国内芯片行业进行了全面拥抱,芯片国产化之路开启,此后无论是下游客户端还是芯片公司的营业额都有井喷式的爆发。2019年科创板的推出,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向了硬科技创新。

尤其是今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原生创新企业的成功全面验证了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以及中国教育体系的成功。诺安基金表示,预计未来像这样有潜力“改变世界”的硬核创新,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出现,“这将改变全球市场对于中国科技资产的预期,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有望迎来系统性的估值重构”。

浙商证券指出,出口管制倒逼本土创新崛起,中长期看,自主可控仍是主线,政策与应用倾斜将持续利好本土厂商。

中信证券也表示,当前半导体周期仍处于上行通道,其中AI持续强劲,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也进入复苏阶段。展望未来,AI仍将是半导体产业向上成长的最大驱动力,一方面云端AI需求持续,另一方面终端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并且中国半导体厂商在后续AI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受益程度有望显著提升,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其投资逻辑具体可以分为两条主线,其中云端看国产替代,终端看下游增量。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锦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