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茶饮猛攻,香飘飘预亏上亿)
新茶饮迅速崛起之际,昔日的国民奶茶品牌香飘飘却亏损了近1亿。
半年报预亏近亿元
7月中旬,香飘飘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营收和净利润预计双降。其中预计营收10.35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44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2.21%左右。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亏损6789万元左右,至亏损9739万元左右。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香飘飘表示,2025年上半年度,受到外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影响,公司传统冲泡产品在旺季销售承压,叠加春节时点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前,一季度的旺季持续时间缩短,冲泡业务提早进入淡季。
香飘飘业绩下滑并非始于2025年,2017年上市至2024年的8年间,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有4年出现同比下滑。
具体来看,从2018年开始,香飘飘业绩开始逐步下滑,2020年更是成为其业绩的分水岭。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香飘飘营收增速分别为23.13%和22.36%,2020年的营收增速为-5.46%。此外,公司扣非净利润更是在2021年同比大幅下滑近60%。
遭新茶饮“围剿”
在那个新茶饮还没有风靡、年轻人消费潜力还没有被挖掘的年代,香飘飘靠着“可以绕地球好几圈”的杯子和遍布全国超市小卖部的影响力,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轻而易举地抱上了“中国奶茶第一股”的名号。
然而,香飘飘并未风光太久。随着新茶饮在一二线城市爆发,导致奶茶从“冲泡时代”快步走向“鲜果、鲜茶、鲜奶”占市场主流。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不仅在选材和口味上推陈出新,还通过品牌设计、社交媒体等打造了标榜个性与年轻的全新形象。
近年来,新的消费品牌借势新受众、新渠道迅速崛起,而那些跟随传统渠道成长起来的消费品牌,其商品的成本结构遭重构,利益蛋糕被重新切割。新茶饮品牌遍地开花,例如蜜雪冰城,更是挤压了曾以价格和便利性取胜的冲泡奶茶市场。
欧睿咨询数据显示,传统冲泡奶茶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13亿元峰值降至2023年的76亿元,降幅32.7%,而同期现制茶饮赛道呈十倍级增长。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指出,快消品行业已进入"产品力为王"的新阶段。过多依赖营销驱动的增长模式不仅边际效应递减,更难以应对新茶饮品牌的冲击。香飘飘需进一步摆脱旧路径依赖,构建研发创新、健康化转型和质价比提升三位一体的新竞争力矩阵,用特色差异破圈,重新擦亮“第一股”荣耀。
推即饮品、开快闪店找增量
事实上,香飘飘也在探索新的增长点。除了推出即饮产品,香飘飘在武汉、湖州、成都等多地举行线下奶茶店快闪活动,也引发了一波打卡热潮,但目前来看,对公司冲泡奶茶主业的带动作用有限。
除此以外,香飘飘还加大营销力度和资源扶持旗下Meco果汁茶和兰芳园等系列试图在新茶饮市场分一杯羹。
“香飘飘这几年一直在做转型,但是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公司的费用一直都非常多。”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看来,香飘飘的策略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如今消费者讲究的是品牌和产品的调性,以及产品推广的触达率。从这方面来讲,朱丹蓬认为香飘飘的创新仍然比较欠缺,所以未来如何让新生代接受香飘飘才是关键。
在朱丹蓬看来,香飘飘的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渠道老化、客户老化和团队老化都是硬伤。“因为香飘飘品牌的核心在三四五线城市,但现在它的一些新产品主打一二线城市,而其在一二线城市的品牌力又是不足的。”朱丹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