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务院: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
据本报记者了解,2022年专项债投向设置新版“负面清单”,涵盖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房地产项目三大类,各类又细分为多个小类。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11月24日召开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近几年地方债务管理取得积极成效,隐性债务减少,政府总体杠杆率稳中有降。今年以来,各地按照全国人大批准的新增额度,合理发行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了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会议要求,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加强跨周期调节,在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专项债管理政策衔接,更好发挥专项债资金带动作用,扩大有效投资。其重要措施包括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等。
国务院开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视觉中国
今年预算报告提出,适度减少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新增专项债券安排3.65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000亿元。预算报告解释称,主要是已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大,政策效应在今年仍会持续释放,适当减少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也有利于防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风险。
叠加去年结转的1496亿中小银行专项债,今年可用于发行的额度为3.8万亿。从实际发行情况看,截至11月21日,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为3.08万亿,意味着还有剩余约8000亿额度待发行。此次会议提出,加快今年专项债剩余额度发行,做好支出管理,力争在明年初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此次会议还提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求,省级政府要统筹加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储备,推进成熟项目开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地方财政人士处获悉,近期地方正在紧锣密鼓上报2022年专项债项目,将相关材料报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为提高项目质量,此次申报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需求时,须在系统中一同上传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事前绩效评估等材料。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2022年专项债主要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聚焦政府主导、早晚都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此次国常会还提出,专项债资金使用要注重实效,加强对投向的审核监管。从近年审计报告看,专项债使用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闲置以及投向不合规等方面,投向方面甚至出现了发放工资、差旅费及购买理财等问题。这导致专项债稳投资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规范专项债管理,财政部今年已陆续印发专项债穿透管理办法、专项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强对专项债的监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意见》也要求,地方人大要加强专项债务项目的科学性审查。
另据记者了解,2022年专项债投向设置新版“负面清单”,涵盖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房地产项目三大类,各类又细分为多个小类。比如房地产项目类细化为一般房地产开发、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主题公园等商业设施等。
此外,除需遵循前述规定外,高风险地区还增加了特定的禁投领域,比如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禁投轨道交通基础设施。
“高风险地区是指债务率为红色等级的省本级、市本级和县区。”江浙地区一地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
监管部门从2019年起建立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对各地隐性债务和法定限额内政府债务的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将债务风险分为红(债务率≥300%)、橙(200%≦债务率<300%)、黄(120%≤债务率<200%)、绿(债务率<120%)4个等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
专项债于2015年首度发行,当年发行1000亿。2016年、2017年,其发行量分别扩张到4000亿、8000亿,2018年首度超过1万亿,2019年扩张到2.15万亿,去年发行规模达到3.6万亿,今年则可能创出新高。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使用对稳投资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述江浙地区地市财政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地方财政需应对三大压力:减税降费使得地方面临收入增长压力、人口老龄化使得地方面临支出压力、政府投资高增长和存量债务还本付息使得财政面临收支平衡压力,而专项债则成为破局之道。
但近年来专项债的大规模发行,使得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落入警戒区间。如根据2021年预算报告预计的相关财力数据计算,2021年综合才为29.7万亿,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30万亿,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达100%,触及预警线。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合理提出明年专项债额度和分配方案,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不撒胡椒面,研究依法依规按程序提前下达部分额度。
在地方债务率触及警戒线后,专项债再度大规模增长将增加法定政府债务风险。但另一方面,在新的下行压力下,亟需专项债稳增长,其额度不能收缩太多。因此,明年专项债额度预计将保持平稳,最终额度规模将在明年“两会”上公布。
财政部近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指导地方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进度,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债券资金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研究做好2022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工作。
中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周岳表示,“提前批”的提法并不意外,但“提前批”如何安排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一是提前批下达时间可能较晚。截至11月21日,今年还有超过7000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未发行。由于专项债资金下达使用存在时滞,因此在明年3月份“两会”前不会出现“无债可用”的情况,2022年提前批额度下达时间可能较晚。
二是提前批发行节奏可能并不快。一方面,在确定提前批额度时,需要考虑再融资债券发行节奏,统筹发行计划安排,避免造成较大的供给冲击;另一方面,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持续低于预期,可能跟前期审批较严导致项目储备不足、部分专项债项目资金用途调整等因素有关,提前批发行节奏可能也会受影响。
额度分配方面,《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新增限额分配应当体现正向激励原则,财政实力强、举债空间大、债务风险低、债务管理绩效好的地区多安排,财政实力弱、举债空间小、债务风险高、债务管理绩效差的地区少安排或不安排。
在此次国常会“加强重点领域建设、不撒胡椒面”的要求下,专项债额度分配除了考虑财政、债务因素外,可能向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倾斜。
(作者:杨志锦 编辑:包芳鸣)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