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4个“双万”城市医疗资源比拼:郑州执业医师5年增加85%,北上广百强医院占半壁江山)
14个城市大多处于人口快速净流入的状态,医疗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增强医疗实力,也是夯实城市竞争力、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持续已近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医疗卫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座城市的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可以为城市应对突发的自然或人为风险提供保障,以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衡量医疗资源、实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莫过于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医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迅速集结、奔赴前线,为夺取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提出,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扩大儿科、全科等短缺医师规模。
2020年,硕士研究生扩招18.9万,招生的重点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其中就包括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
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了14个既是万亿GDP城市,同时也是千万人口城市2020年的医疗资源情况,具体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十三五”期间的变化,并结合各地的医院数量、全国百强医院数量,来衡量这些城市的医疗实力。
这14座“双万”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青岛、郑州、长沙和西安。
一方面,这些城市是经济发展标兵,医疗实力大多亦在全国领先,但也有的城市医疗实力与其经济实力并不匹配;另一方面,大多数“双万”城市处于人口快速净流入的状态,医疗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增强医疗实力,也是夯实城市竞争力、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医师408.6万人,比2019年的386.7万人增加超过20万人。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医学主要专业,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9人。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对各个国家的每千人口医师的统计数据显示,中位数是3.4人,平均数是3.1人,其中,挪威在2018年每千人口医师是4.81人,德国是4.31人。
对照全球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每千人口医师数量并不算低,其中一些城市更是达到乃至超过了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在14个“双万”城市中,不乏中心城市,其医疗资源往往覆盖到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人口。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组发布的“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在医疗这个维度,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地均入选了国家中心城市。
从医院数量来看,幅员广阔、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人的重庆拥有859家医院,在14座城市中位居首位;其次为北京651家,成都拥有630家医院。
近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在全国综合百强医院中,北上广包揽了51所,其次,强省会城市、直辖市也成为百强医院的优胜者,杭州、武汉分别有5所医院入选,重庆、成都各有4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一个城市的医院实力来自于长期的积累,其中尤其离不开当地医科高校的支撑,好的医学院既能够提升医学科研水平,同时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后进者”而言,提升医疗实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建医院的同时,也要着力做好医学的学科建设。
如果说,百强医院的分布代表的是不同城市的医疗实力,那么,医师数量更能够衡量城市医疗资源的充足度。
在14个“双万”城市中,有12个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北京、杭州和青岛,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分别达到了4.92人、4.28人和3.94人。
如果看整个“十三五”期间的表现,多个城市的执业(助理)医师人数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其中,郑州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增幅高达85%。此外,过去5年间,上海、西安和青岛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也都增加了50%以上。
对比不同城市的医疗资源、实力,不能忽视城市的定位、发展阶段以及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积累。
譬如,北京的三甲医院中,不少已有上百年历史,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医院以及普仁医院等,都是由一百多年前的“洋诊所”发展而来。
上世纪50年代,面对医疗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公立医院“建设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百强医院都是始建于这一时期。
对于一些城市而言,在医疗、公共卫生领域已经有了较好的积累,包括顶级医院的发展,乃至医学院源源不断地培养医学人才;而对于一些城市而言,医疗发展仍然很大程度处在“补短板”的阶段。
特区建立仅40余年的深圳,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补短板”样本。2020年,深圳执业(助理)医师为42576人,在14个城市中排第9,但千人执业(助理)医师仅为2.42人,在14座城市中“垫底”,并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2020年共有145家医院,在14个城市中同样最少。
但可以看到的是,深圳正在加大力度提升医疗水平。上述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显示,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进入全国医院综合百强名单,这也是深圳首家医院进入百强榜。
此外,深圳已经连续几年在年底启动大手笔“招医”。2019年拟招5873人,2020年拟招7125人,对比上一年大幅增长了21.3%,今年拟招医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7734人。可预期的是,“十四五”末期,深圳执业(助理)医师数量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深圳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新增病床位2万张,三甲医院达30家。2020年末,深圳的三甲医院仅18家,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深圳的三甲医院已经增至23家。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优质的公共服务对人口吸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而人口的集聚,又将进一步增加对公共服务的需求。14个“双万”城市,大多处于人口净流入状态。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出炉,包括广州、深圳、成都等在内的一些城市人口数量出现“跳涨”,相应的,人均医疗资源可能“陡然下降”。地方政府有必要重新评估人均医疗资源等公共服务水平,并预判未来可能的人口形势,作出更充分的应对,同时在医疗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等,防止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过度“虹吸”基层的普通病患,让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更好地服务市民。
(作者:王帆 编辑:周上祺)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