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央行再降300亿“甘霖”护市场流动性 逆回购品种表现平稳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央行再降300亿“甘霖”护市场流动性 逆回购品种表现平稳)

虽然逆回购额大增,但这并不是货币政策转为宽松,而是为了维持中性货币政策。这一动作对资产价格并无影响。

“央妈”对市场的呵护之情可见一斑。

6月29日,央行网站消息,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2021年6月29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保持不变,这是央行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开展300亿元逆回购。

央行再降300亿“甘霖”

此前的6月2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这是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打破每日百亿元的操作模式。有统计显示,此前央行连续80个交易日每天实施100亿元逆回购。随后,6月25日,央行也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央行释放流动性,虽然临近月末、季末、半年末,但市场表现得仍然比较“淡定”。6月29日,交易所回购交易利率出现高开低走的态势。

其中短期限品种GC001盘中最高触及6%,但很快就降至4.3%附近。GC002也是冲高回落,从最高5.2%,跌至目前4.4%。跨月品种GC003则是大跌19%,目前在3.6%附近徘徊。

DR001、DR007报价分别为1.56%、2.29%,相比上日上涨4BP、9BP;上交所GC001、GC007报价分别为4.225%、3.79%,相比上日分别上涨148BP、44BP。其他市场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深交所品种也如出一辙,基本都是冲高回落的走势,R-001摸高5.155%,目前则是跌到了4.26%附近,R-003当日也是一度翻绿,目前在3.499%一线。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目前也表现平稳,隔夜Shibor6月29日上涨23.7个BP,目前报1.795%,明显低于央行今年以来始终维持的2.2%逆回购操作利率。一周品种上涨17.3个BP,报2.431%,相比以往该时段,本次Shibor上涨幅度不大。

对资金最为敏感的存款类金融机构间的债券回购利率近期的表现也十分平淡,DR001利率上行24个基点,报1.807%。DR007则下跌近30个BP,跌幅10.66%,报收2.5015%。

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近期连降甘霖,是为了更好应对6月末流动性紧张。之前数天的7天期限Shibor利率有所上行,一直横盘在利率走廊的上沿。秉承之前央行“稳健货币政策”的表态,此时理应投放一定流动性,让7天期限利率重新回到利率走廊之中。

除了对冲6月末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紧张之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是提前为下半年流动性收缩腾出空间。因为目前美国通胀较为明显,虽然美联储的态度依然较“鸽”,但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较高的通胀数据,已经将收缩流动性箭在弦上,一旦外部收缩流动性,对国内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提前做好准备,为未来预留政策空间。

赵媛媛也认为,虽然逆回购额大增,但这并不是货币政策转为宽松,而是为了维持中性货币政策。这一动作对资产价格并无影响。

7月公开市场到期规模46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撰文称,央行加量实施300亿元逆回购,有助于抑制DR007(银行间存款类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月均值上行势头,引导市场利率继续围绕政策利率小幅波动,进而稳定市场预期,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均衡状态。

在王青看来,6月以来,受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信用债融资回暖等因素影响,市场资金面略有收紧,其中DR007中枢出现小幅上移(截至23日,月内均值为2.2098%,已略高于短期政策利率水平)。此外,临近半年末时点,资金面还存在进一步收紧压力。

据了解,根据以往经验,临近半年末,市场流动性供求收紧,央行一般都会通过逆回购等手段,加大中短期流动性投放规模,熨平流动性波动周期。

对于下个月的流动性,国金证券周岳认为,从央行一再强调货币政策要“关注价格而非数量”的表态看,近期300亿超额投放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不过跨半年流动性预计平稳度过,资金利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低。

展望7月,常规因素对于流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财政存款上,其中政府债净融资是关键。和6月份相比,尽管政府债发行规模预计上升,但到期偿还量同样大幅增加,导致净融资规模反而下降。常规因素合计,7月银行体系或存在约4900亿元的资金缺口,其中主要是政府存款增加净回笼流动性5000亿元。

此外,7月公开市场到期规模约4600亿元,包括4000亿MLF和600亿逆回购。如果央行延续稳健操作思路,7月份资金面整体有望延续平稳态势,但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不大。随着近日长短端收益率明显回落,短期内利率下行动力预计减弱。

(作者:叶麦穗 编辑:李伊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