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房企年报观察丨融创由“红”变“黄” 归母净利润创新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张敏 2021-03-12 18:38: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房企年报观察丨融创由“红”变“黄” 归母净利润创新高)

考虑到融资新规的影响,融创以往的大手笔并购操作,很可能难以再现。

3月12日,融创中国披露2020年业绩报告。作为规模位居第四位的房企,受“三条红线”等融资管理政策影响,融创在去年的扩展速度明显放缓。但公司的安全系数得以提高,按照监管层设定的“三条红线”,融创由三线全踩的“红档”降至仅踩一条线的“黄档”。

降速与降档 

2020年,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752.6亿元,同比增长3.4%,位列行业第四位。但按照全年销售目标6000亿元计算,全年目标达成率约95.9%,未能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相较于过去两年分别为20.7%和27.3%的销售增速,融创在去年的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规模放缓的现象,还体现在拿地上。去年融创新增土地储备约5877万平方米,明显低于前一年6800万平方米的水平。但即便如此,融创的土储总规模仍然达到2.58亿平方米,其中约78%位于一二线城市,平均土地成本仅约4270元/平方米。

去年,融创录得营业收入23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6.9%。

受销售成本提高、溢价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融创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同期,融创的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4020元/平方米,低于2019年14530元/平方米的水平。 

过去几年来,作为“并购大户”的融创,一度获得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公司的财务压力也不小。2020年,融创在规模“减速”的同时,财务安全性得以提升。

根据年报,2020年末融创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8.3%,较上年同期下降约5.6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96.0%,下降约76.3个百分点;非受限现金短债比为1.08,较上年同期提升约0.51。按照监管层的“三条红线”,除资产负债率一项外,融创的另外两个指标均已恢复到安全区间。由此,融创也从三线全踩的“红档”,降至“黄档”。

贝壳研究院认为,2020年,融创有三项工作颇有成效:一,控制拿地节奏,受益于早年逆周期拿地的红利,2020的融创更为谨慎;二,处置非核心资产,将低效资产变现,以及提早撤出与金科的股权之争等;三,注重资本市场的积极操作,如分拆物业与配股融资等等。

大手笔并购难再现

销售规模上,融创中国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汪孟德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今年融创仍将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幅度。结合融创2020年销售业绩测算,初步预计全年销售额不低于6400亿。

据融创披露,2021年公司预计可售资源超过9000亿元,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强三线城市等分别占比10%、68%、22%。照此计算,融创的去化率需要超过71%,才能完成销售目标。

贝壳研究院指出,“在多变的行业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同时,考虑到融资新规的影响,融创以往的大手笔并购操作,很可能难以再现。同时,以高周转、低利润的方式加快去化,将成为公司的主要战略。分析人士认为,这也将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缩影。

对于2021年的战略,融创方面表示,将继续以地产开发为核心主业,加速确立更均衡全面的发展态势,成为各方面均好和具备全面竞争优势的头部房企。在充足高质量土地储备的支持下,将继续加速推货并坚决去化,保持销售增长,释放经营现金流。

同时,土地获取方面将继续严控拿地节奏,在保持资本结构持续优化的前提下,坚持高标准拿地,审慎把握公开市场机会,同时发挥公司在并购、产业合作等方面的拿地优势获取优质土地。在财务层面继续保持均衡稳健推动资本结构持续优化,加速满足央行的指标管控要求。

在3月12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表示,融资新规改变了房地产业的底层逻辑。“因为三道红线管了这么多,再加上疫情、人口变化,在全新的逻辑下很多企业要出清了。”

孙宏斌认为,两年以后会看到个别企业爆雷。但与此同时,未来也将是优秀企业的盛世年华。市场集中度会再次提升,头部企业会占到30-40%,会有3家企业销售额都超过万亿。 

(作者:张敏 编辑:张伟贤)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