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撤材料仅五天中国中期再启重大资产重组 国际期货有望借机曲线上市)
如此次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完成,国际期货将借此实现曲线上市。
撤回申请材料后仅5天,中国中期(000996)再次宣告重启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月13日,中国中期发布了《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中期集团有限公司等7名交易对方所持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期货”)70.02%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而就在短短5天前,中国证监会刚刚同意中国中期撤回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申请文件,相关申请文件也旨在推动对国际期货的收购。
一边撤回申请,一边又旋即重启重大资产重组,中国中期引入期货资产的道路一波三折。
中国中期谋求期货资产的意图由来已久。
2019年5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向中期集团等7名交易对方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中期集团等7名交易对方所持国际期货70.02%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金额不超过12亿元。
不过,同年9月,中国中期又向证监会申请中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对此,中国中期表示,由于重大资产重组标的资产属于期货行业,尽管目前已有两家期货公司IPO上市,期货公司IPO上市已不存在政策障碍。但是期货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上市还需符合《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具体事项还需进一步与期货及上市监管部门进一步沟通论证,沟通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因而预计不能在反馈意见规定的时间内向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的书面回复,决定中止重大资产重组。
而这一中止就是一年多的时间。直至2020年11月19日,中国中期才旧事重提,发布了关于延长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及股东大会对董事会授权有效期的公告。公告显示,中国中期拟延长重大资产重组有效期至2021年5月27日。
正当市场认为此番中国中期重大资产重组终于能顺利推行之际,公司又撤回了相关申请文件,并在2021年1月8日获证监会同意。
“自公司2019年披露草案至今,历时时间较长,在本次重组审核期间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且财务报告有效期已过期”。中国中期表示,为继续推进本次重组相关工作,公司拟与交易对方进一步协商沟通本次重组交易价格、更换独立财务顾问、完善并履行股东大会流程等相关事项,可能构成对本次交易方案的调整,因此申请撤回本次重组申请文件并继续推进本次重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现行规定,上市公司筹划重组停牌后又终止重组,或者披露重组方案后主动终止重组的,需设有1个月“冷淡期”,即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中国中期则在撤回申请文件后5天,就重启了重大资产重组。
对此,有沪上地区律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称,中国中期虽然撤回了重大资产重组申请,但董事会并未决议终止相关交易,这与现行规则中的“终止重组”不同,因而不受1个月“冷淡期”约束。
中国中期的重大资产重组也有望催生国内期货公司曲线上市。
此次中国中期拟收购的国际期货,是成立于1992年的国内老牌期货公司。据公司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国际期货第一大控股股东为中期集团,持股比例达到50.07%,而中国中期目前也持有公司15.61%的股份。以此计算,如此次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完成,中国中期将直接持有国际期货85.63%的股份。
与此同时,中国中期也是中期集团的子公司,后者持有其19.44%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因而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也被业内视作“中期系”期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举措。
对于中国中期而言,期货资产的注入则是一大利好。有期货业内高管就将国际期货评价为“老牌劲旅,服务专业”。从半年报数据来看,国际期货资产合计达到了63.96亿元,净资产接近15亿元,2020年前6个月实现营业收入9974万元,净利润2851万元。
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6月,中国中期总资产为6.74亿元,净资产为4.76亿元。2020年前六个月,中国中期实现营业收入1755万元,净利润在同比增长147.21%的情况下仍仅有408万元。收购国际期货对中国中期而言可谓是“蛇吞象”。
中国中期此前也曾表示,收购国际期货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与净资产规模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有利于增厚公司每股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南华期货、瑞达期货先后实现A股上市,打破了大陆资本市场没有期货公司上市的“魔咒”。在此之后,上海中期也于2020年3月接受了辅导备案拟登陆A股主板,完成港股上市的弘业期货则在2020年12月重启申请A股IPO事项,相对而言,此前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永安期货进度最快,公司已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
而鉴于此番中国中期重大资产重组有效期最晚截止至今年5月27日,“曲线上市”的国际期货反而更有希望冲击国内第三家上市期货公司。
有沪上地区券商系期货公司高管就表示,受限于我国期货行业较为初期的发展阶段,国内期货公司业务范围和收入单一,期货经纪业务成为行业内公司营收的支撑,但该业务又高度依赖外部环境、市场行情。
另一方面,期货资管业务、境外业务等创新业务都需要资本支持,但期货公司又普遍缺乏资本注入。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有望带动期货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进而形成更多元的盈利模式。“目前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已经诞生,国内期货公司也需要连接资本市场,在竞争中增强自身实力”。
(作者:满乐 编辑:朱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