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经营大牌包包到兼卖火锅底料 寺库转型经历了啥?)
近日,美股上市的寺库公布了公司2019年第一财季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9财年第一财季总营收为11.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5%;净利润却仅为1580万元,同比下降了39%。
中新经纬发现,以奢侈品交易起家的寺库,近年来呈现出向多品类平台转型的趋势。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其在奢侈品以外品类的跑马圈地,目前仍未见成效。
挑战:下沉的市场与高企的成本
不可否认,中国奢侈品市场仍呈现扩大趋势。
麦肯锡《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要客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奢侈品电商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奢侈品线上官方直营的市场容量将有机会突破 500亿人民币,总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
在奢侈品电商化的趋势下,中国奢侈品电商规模迎来了快速增长。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奢侈品线上消费额由一二线城市贡献,同时三到六线城市在销量增速上遥遥领先,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特别是奢侈品牌没有开设门店的地区。
寺库成立于2008年,并于2017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经营范围包括奢侈品网上销售、奢侈品实体体验会所、养护服务等。寺库宣传称,其拥有箱包、腕表、服饰、高端旅行、豪车、私人飞机等数十品类与来自全球超过30万件的精品。
根据一季度财报,寺库称,基于目前对市场和经营状况的初步估计,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的营收将在14.7亿元到15.7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20.5%至28.7%。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前三季度,寺库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长较为稳定,但第四季度却呈现增速双双下滑。2019年第一季度,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不增反降。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净利润下滑与其运营成本高企分不开。
寺库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运营总成本已同比提升约109.03%,为2.27亿元;其中,营销成本同比增长95.20%至1.12亿元,履约支出为4560万元,同比增长72.06%。
一位不愿具名的奢侈品行业从业者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称,由于关注到了三线以下城市的购买力,寺库近年来的商业模式也正在逐渐下沉。
“许多城市没有奢侈品牌的直营店,但当地消费者也存在购买需求,寺库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同时希望在这些城市开展线下销售。但由于人力等成本损耗较大,且不同市场的反馈存在差异,公司在推广中也存在一定难度。”上述人士称。
争议:多元化转型谁来买账?
开拓下沉市场面临压力的同时,寺库近年来向多元化电商平台的转型也备受争议。
虽然寺库官网仍宣称“全球奢侈品服务平台”,但从其表现来看,寺库并不向奢侈品交易平台垂直发展,而是逐步在向美妆、家居、旅游等多元化领域拓展。
中新经纬在寺库官网看到,寺库售卖的商品有包袋、珠宝、服饰等10个品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奢侈品,如珠宝、腕表等外,还提供运动服饰、化妆品及租车、旅行产品等,消费者甚至还可购买到杂粮、零食、家电等食品及生活用品。
商品价格方面,寺库也不再坚持“高冷”。在腕表等奢侈品的标价动辄数十万元的同时,价格较低的商品也比比皆是,如标价7元的护手霜,以及17元的火锅底料等。
对于这样的改变,上述人士告诉中新经纬,寺库在创建初期以奢侈品交易起家,因差异化较为明显,在电商市场拥有一定竞争力。然而近几年,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纷纷着力于奢侈品市场,同时部分奢侈品牌也开展了电商业务,在体量相对不大的奢侈品市场内引发了激烈竞争。
“从流量来讲,寺库无法和大型电商平台相抗衡,并且从商品来讲差异性也越来越小,无法拉开距离。因此,寺库受到了竞争威胁,需要向全品类平台转化,尤其是在电商平台上。”该人士介绍道,奢侈品呈现的特性为复购率相对较低,且消费门槛较高,寺库的此次转型目的或为通过扩大经营范围,抓住高端人群的更多需求。
不过,从部分消费者的反应来看,寺库的转型似乎并不被看好。
有消费者称,寺库所推出的美食、运动服饰等部分商品因价格较低,令人感觉与其主打高端消费的品牌形象不符。也有消费者称,自己只会关注寺库出售的腕表、包袋等奢侈品,对于其他品类商品并不感兴趣。
“我能理解寺库推出多品类是出于增加用户黏性的考虑,但寺库这样做,可能会费力不讨好吧。”消费者王女士告诉中新经纬,现在线上购物很方便,如果需要购买其他生活类商品,她更愿意去更专业的或者平常习惯的平台购买。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寺库营收仍主要依赖奢侈品交易业务,为加大品牌影响力和曝光度,寺库与各大品牌开展合作,成本大幅提升,未来如何更好控制成本,将成为寺库面临的一大考验。此外,多元化转型会给品牌形象带来何种影响,现在还未可知。
就寺库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中新经纬19日致电寺库官方,但未能取得联系。随即中新经纬向寺库方面发送了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