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市场4年周期的生死轮回怎么破?

来源:挖贝网 2016-04-01 11: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给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和创业者,打上90后的标签,一个个热气腾腾的校园市场就可以打包出售了。据公开数据显示,现在全国共有2500所高校,这个3000万大学生组成的千亿级市场的庞大消费群体,正是兵家创业必争之地。社交、O2O、教育等各类校园应用纷纷涌进校园市场。那么问题来了,做过校园市场都清楚,特殊的用户群体决定了它具有四年周期性。对于校园创业者来说,应该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下面说说针对不同场景的提出我的看法(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场景一:站稳挖深,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需要明确,校园用户的周期性是一种迭代更新式的,即存在一种稳定持续性的换血过程~~毕竟又到了坐等9月份小鲜肉的季节。当我们能够洞悉用户的核心需求,并能够跟着用户换血,完成自我服务的更新,就能处于不败之地了。俗话说跟着节奏来,就能持续HIGH。

和这个场景比较符合的是工具型产品,比如号称校园第一应用的超级课程表,要挖,请深挖,在社交、教育、兼职、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都可以尝试,有了平台和流量,重要的就是在垂直深度的挖掘,找到好的商业模式变现。考虑到校园市场的盘子就那么大,我倒觉得站稳挖深,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归宿。

场景二:业务适当延展和补充

虽然流失的用户会自动周期补充,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用户的换血可能代表业务和服务的相应调整,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尤其对于图新鲜的90后们。哪怕是成功的校园社交的公司,也会面临总用户规模的受限,存在发展瓶颈。当年最火的校园社交应用,人人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话说现在还有大学生在玩吗?如果学生都在玩,市场就玩不转了,如果学生都不玩,自己就得完蛋了。

对于校园市场的创业,需要在核心服务上做好业务的适当延展和补充。所谓延展,是解决毕业后可以使用而不使用的问题,比如做大学生分期的趣分期,在上线8个月后,即切入白领市场,今后发展布局;所谓补充,是解决毕业后无法使用的问题,比如针对学生群体的兼职平台,曾经的寻找兼职方可以变成提供兼职方。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结合业务特点把握住那些毕业3年内的用户人群的需求。

场景三:打造一体的服务

校园创业的风险虽小,但是在没团队没资金的情况下,拼着一股热情扎进校园创业,很容易输的一败涂地。校园内外都在大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好像不创业的都是low逼和loser一样,最近校园o2o的59store刚融了2亿的pre-B,做兼职一米兼职也斩获pre-A轮的2000万融资。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做校园真的很简单哦,当然我是很高兴有人相信这句话的。

言归正传,不过对于想迅速从校园切入验证其模式,再做大做强的团队来说,校园的确是一个好选择。在这个点上,提前想好如何打造一个适合学生,并自带用户升级功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顺利避免校园市场的四年周期问题了。目前来看,从校园成功走出来最成功的案例就是Facebook了,总月活用户已经到了22亿,反过来看中国市场的校园应用还没有成功做到这一点的。facebook成功的元素有很多,技术、管理、时机等等,在我看来很重要的是,中国的公司不能过分着急于游戏、广告等商业模式的变现,需要放宽眼界并注意生态体系、社会价值的反哺。

看了上面几大段的人或许会迷糊着根本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吗?在这里总结几个实际的参考思路。

1、注意品牌营销。

一开始深扎校园没错,在持续的运营中,如果给公众和社会的品牌还是停留在校园的话,就会使得品牌显得不成熟。借校园起家的小米,就在不断的品牌营销中成功转型,变成市值数百亿的大型科技公司;

2、以用户为核心。

在产品和业务的升级迭代中,要记住不能忘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校园失了人心就等于失了一切;

3、注意留存印记。

现在多数校园市场的业务都是通过校园大使/代理/合伙人等模式推广,也会借助校园社团、红人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人群的传播与传承,留下印记,就能持续保证品牌活跃;

4、眼界放的宽广。

多数时候,用户关心和可见的,只是公司部分服务业态,只有不断调整自身姿态和拓宽眼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像饿了么在完成了送餐这一交易环节的之后,站在整个白领、社区的基础上,又搞起了供应链的生意。

写在最后的话:

说的再多大道理,做的成了才可能有道理,不做的话也就只是道理了。来句文艺的话总结一番,校园的创业者们,既已选择。风雨兼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