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质上来讲,权证是发行人赋予投资者在某时间以某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正股的一种权利,投资者对这种权利的行使即为通常所说的“行权”。
对每份认购证来说,投资者行权相当于以行权价格为成本(不考虑买入权证的成本),换取行权比例数值的正股。而认沽证则刚好相反,投资者行权相当于购入行权比例数值的正股,并以行权价格卖还权证发行人。
行权既然是一种权利,就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选择行使该权利,也可以选择放弃。那么,投资者要如何判断权证是否应该行权呢?这就需要投资者对权证是处于价外、价内或平价来做出判断。
根据行权价和正股市场价格的关系,权证可以分为价内证、价外证和平价证三类。当正股价格高于、低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对认购证来说,可分别称其为价内、价外或平价证;对认沽证来说,则分别称其为价外、价内或平价证。
对位于价内的权证而言,投资者应该选择及时行权,否则会导致买入权证的资金全部亏损。
对于到期时的价外权证,尤其是处于深度价外的权证而言,其内在价值为零。即使投资者不行权,也已经亏损了所有本金,如果此时再选择行权,将会使损失进一步扩大。
平价权证的情况则较为特殊,由于我国权证行权所得股票次日方能卖出,投资者需要承担隔夜风险,因此对于平价权证的行权需要投资者对未来的股价走势做出判断。如果认为次日权证将归于价内,则不妨选择行权,反之行权不如直接买入正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