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半年报看台之行业篇:石油化工一体化公司最为看好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张鹏 2005-08-29 13:3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西南证券 张鹏
  2005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利润总额1719亿元,同比增长36.1%,相当于全部工业利润总额的27.5%;油气开采新增利润563.2亿元,相当于全部工业新增利润的56.1%。
  就石化类上市公司而言,除了政策性亏损的锦州石化和石炼化,主要公司的半年报均实现了增长,其中两大龙头公司表现不俗:中国石油实现净利润616亿元,超越汇丰控股,成为香港市场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中国石化在原油飚升,成品油价格又受到政府从紧控制的情况下,仍实现了20%的增长。
  三大因素提升业绩
  石油化工类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受益于高油价。以中国石油为例,今年上半年平均原油销售价格从去年同期的29.76美元/桶上升到43.42美元/桶,公司油气开采板块实现经营利润846.93亿元,同比增长60.7%,占到经营利润总额的99%。辽河油田和中原油气也是如此,不断走高的油价足以抵销了产量下降和成本上升的减利因素,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20%以上的增长。
  其二,受益于国内需求。根据中国石化协会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乙烯和纯苯的表观需求增长率分别达到9.9%和13.3%。从扬子石化和上海石化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到,两家公司的树脂原料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6%和25%,有机化工品的毛利率分别达到34%和33%,同比提高4%左右,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其三,得益于精细化管理。以中国石化为例,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采购,增加高硫和重质原油加工量,高硫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25.99%,有效降低了原油采购成本;公司的炼油现金操作成本也进一步下降到1.93美元/桶,比国内同类公司低8%以上。
  关注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
  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走高,2000年起实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由于市场化程度过低,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对生产者而言,多生产意味着多亏损,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对消费者而言,紧缺意味着需求难以满足,同样是无法接受的。我们预计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调整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近期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适当调高成品油价格应该是箭在弦上。考虑到我国将于2006年12月对外开放成品油批发,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已并不遥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炼油行业将面临转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往大家都很担心成品油提价会刺激CPI从而影响消费,实际上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即使成品油在当前价格基础上提高1000元/吨,对CPI的直接影响也不到0.2%。对化工产品而言,未来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与油价上涨形成对比的是,国际市场8月份以来,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的价格均表现疲软,部分产品如纯苯等,价格还出现20%左右的下跌;另一方面,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部分产品的表观需求增长率还出现大幅回落,如聚酯下降15%以上。随着扬巴60万吨/年乙烯和赛科90万吨/年乙烯等项目的陆续投产,国内化工市场的供应量将不断增长,价格存在下行的压力。
  看好一体化公司
  随着国内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从10%以上的高速增长逐渐转化为平稳增长,对投资者而言,企业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当前油价高企的情况下,原油总储量和天然气总储量分别占国内总储量的60%和77%的中国石油具有高派现能力;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炼油能力占国内50%以上,并且在经济发达地区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的中国石化无疑潜力巨大。选择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就可以很好地把握石化行业的各种机遇。
  对其他石化类上市公司而言,由于缺乏完整的产业链和相对独立的发展战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过多看重收购重组或许并不现实。以齐鲁石化为例,72万吨乙烯项目投产后,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树脂原料生产商,业绩也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公司不具有炼油装置,石脑油需外购;根据我们的测算,成品油如提价400元/吨,对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将接近50%;另外,就公司的主打产品PVC而言,今年上半年国内产量同比增长21.7%,价格从年初的8200元/吨暴跌到6200元/吨左右,供大于求的趋势已逐渐显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