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海通国际《海外创新药产业链已呈结构性复苏趋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报告导读:
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CXO行业在宏观压力下展现出韧性,整体景气度已触底企稳。伴随降息、投融资等宏观指标恢复的情况下,建议关注国内CXO的整体复苏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CXO公司:药明康德、药明合联、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等;重点关注盈利能力逐步改善的创新药产业链相关企业:皓元医药等重点关注以国内收入为主,预期随创新药出海而逐步复苏的企业:泰格医药等;同时建议关注毕得医药、百奥赛图等。
海外CXO景气度底部确认,已呈现结构性复苏趋势。行业已度过周期性底部,但复苏呈现显著结构性分化。临床CRO(以IQVIA、Medpace为代表)凭借强劲的订单和前瞻指引成为复苏先锋;CDMO(以Lonza为代表)通过长单锁定展现韧性;而临床前CRO(LabcorpCharles River)及科研服务(丹纳赫)仍处于“乍暖还寒”的筑底阶段询单或订单取消率呈现改善趋势。我们判断,行业已进入由景气度上行周期早期阶段,但全面复苏的强度和持续性将取决于生物科技融资热的延续性。
临床CRO:受益于药企后期管线投入,订单和业绩的能见度最高。1)IQVIA:数据全面向好,龙头地位稳固。Net book-to-bill为1.15,且RFP流量同比增长约20%,同时取消额已由年化30+亿美元回归常态22亿美元;2)Medpace:表现最为强势,Net book-to-bill高达1.20,更为关键的是其pre-backlog规模>30亿美元且同比+30%,这为其2026年收入提供了极高能见度,因此给予2026年“低双位数收入增长”指引;3)ICON:需求回暖,但项目执行层面的波动仍在影响短期业绩。虽RFP双位数增长、提前确认景气底部,但9亿美元项目取消仍压制净book-to-bill至1.02×。
CDMO:长单锁定高确定性,受短期融资波动影响小。1)Lonza:业绩稳健。公司与Vacaville再签战略长约,以及“早期业务仅占收入10%”的结构,使其对生物科技融资波动具有天然免疫力。同时,美欧、亚三大洲产能成为客户在大环境不确定情况下的首选;2)三星生物:保持全年营收增长指引不变约25%-30%及累计合同量已超过200亿美元,展示了其强大的订单储备和增长能见度;3)Synegene短期盈利承压,但新签首个全球III期临床订单和ADC/多肽类新产能将于H2起陆续投产,显示其正处于能力升级和订单爬升的关键阶段。
风险提示:生物科技融资的复苏是否具有持续性,降息不及预期,美国PAMA立法、关税政策等地缘政治因素仍存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