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宏观要闻
1、中国证监会: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超3.5万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介绍,目前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的市值超过3.5万亿元,是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推动更多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品种范围,提高外资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与会嘉宾表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不断提升。一大批技术领军企业,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为各类国际投资者提供愿意投的优质资产。
2、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 美政府结束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停摆”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国会两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从而结束了已持续43天的史上最长联邦政府“停摆”。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国会众议院最终以222票支持、209票反对的结果,表决通过此前由参议院通过的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该法案将为联邦政府提供持续拨款,使大部分政府机构获得运作资金直至2026年1月30日。本轮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过6周,打破上一轮“停摆”35天的历史纪录。
3、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9.4%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9.4%,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40.6%。美联储到明年1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1.5%,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23.5%,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25%。
02. 行业新闻
1、工信部:不断完善支持政策 持续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四川日报消息,11月12日,以“新视野·新生态·新机遇”为主题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生态、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支持中外企业共谋发展。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强化战略引领,扩大应用场景,健全治理体系,坚持开放共赢,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各方协同,持续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2、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对《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2021修订)》(工信部联消费〔2021〕195号)进行了修订,研究形成《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就文件内容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指出,中央医药储备实物储备主要采用动态轮储和定期核销的管理模式。对有稳定市场需求的,储备单位能够及时销售处置、保持储备资金规模稳定的医药产品,按照动态轮储模式管理。对市场机制失灵,储备单位难以动态轮储的医药产品,按照定期核销模式管理。
3、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谷歌支持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称,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该项目将创造约800个永久工作岗位和2,400个建筑工作岗位,站点将在2026年全年上线。Anthropic预计2028年营收将达700亿美元。
03. 板块掘金
1、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展望2026年医药投资趋势,无论是中国医药企业在创新领域的集中兑现,还是政策端出台支持创新药械、优化集采、推动商保等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医疗健康产业的内外因催化因素都有望延续,医疗健康产业开始逐步重新回归到临床价值和需求导向的市场价格定价体系,带来稳定且持续的国内医药市场环境和长坡厚雪的发展主基调,上市公司也有望迎来持续且稳定的业绩增长趋势,带来行业成长确定性的贝塔。因此中信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将是有望继续维持超配的行业。
2、银河证券指出,三季度银行业绩短期受其他非息收入扰动,但规模稳增仍形成业绩支撑,息差企稳趋势不变,利息净收入进一步改善,中收也呈现持续回暖态势,资产质量平稳,拨备释放对净利增长贡献提升。
政策引导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呵护息差,资本市场回暖打开中收增长空间,同时,十五五规划出台推动银行业长期转型,关注政策成效释放、行业变革进展及基本面修复机遇。银行中期分红力度不减,红利价值持续凸显。
3、第一上海证券认为,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AI应用进入商业化的拐点时刻。国产算力端,国产算力产能瓶颈即将突破,预计2026年国产晶片将迎来放量。海外算力端,OpenAI等海外AI大厂商业化加速,推动AI应用的广泛落地,算力硬件需求维持高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