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三板在蜕变:今年15家新增挂牌企业全部盈利 市场整体质量快速提升)
精选层推出在即,挂牌公司整体质量在提升,新三板面貌正在快速重塑。
据挖贝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进入2020年以来,市场新增的15家挂牌公司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利润超过4000万元。
与此同时,截止到2019年9月底,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2016年还被嘲讽为“停尸房”的新三板,正在发生蜕变。
今年15家新挂牌企业全部盈利
全国股转公司早前实施的严把市场“入口关”措施,成效正在显现。
截止到2月20日,新三板今年共有15家企业挂牌。从这些挂牌公司的经营业绩看,它们在2018年均实现了盈利。其中,5家企业去年上半年利润数据出炉,均为正数。
有对比才有真相。纵观2019年新挂牌企业,有18%的企业在2018年出现亏损。
仅仅看全部盈利还不能反映市场的真相,毕竟盈利几万元与盈利几千万是有差别的。上述15家企业中,隆基电磁(873425)、聚脉文化(873416)表现得尤为出色,甚至与不少创业板公司相比,也不逊色。
隆基电磁,2月4日挂牌新三板,从事工业磁力设备生产、销售。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归母利润4561万元,净利润率达到12.3%;聚脉文化,1月15日挂牌,是一家省级卫视及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及内容提供商。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利润3956万元。
过去2年,几十家优质挂牌企业转板A股。为什么风向突变?
银泰证券股转系统业务部总经理张可亮表示:1、企业现在更加理性,不再一窝蜂挂牌,而是会认真权衡利弊;2、2019年10月新三板启动全面深改后,市场流动性得到极大改善,对优质企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加;3、转板制度为新三板企业的发展打开上升空间。
存在利润隐形门槛?
新增挂牌企业全部实现正利润,登陆新三板存在“利润隐形门槛”吗?一家正筹划挂牌企业负责人不无担忧的询问。
张可亮称,从证券角度看,全国股转公司一直在依法接受企业申报,不存在这样的“隐形门槛”。
新三板报创始人刘子沐则从另一个侧面谈到自己对此担忧的看法:即便是进入精选层,盈利能力也只是准入标准之一,部分尚未盈利企业,可以通过研发投入等其它标准进入精选层。对于新挂牌企业来说,更不存在窗口指导下的盈利水平考核。
而一位投资机构人士认为,新三板是全市场包容性最强的,设置利润门槛不利于新三板的长远发展。
对于包容性,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徐明在最近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新三板的包容性。2019年10月份,徐明在2019中关村论坛上称,新三板市场采取了制度包容性强、持续融资机制灵活、信息收集和谈判成本低、投融资对接效率高等各项措施,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2月6日署名文章中,徐明再次谈及基础层对中小企业的包容性。
整体质量快速提升
没有设置利润门槛,但新三板挂牌公司整体质量快速提升。
特别是头部企业。几十家优质企业在过去2年内成功登陆A股或科创板,600多家创新层企业在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增收不增利现象得到扭转。
而2019年249家新增挂牌企业的净利润增速为19.80%,分别较前三年新增挂牌公司高4.66个、16.17个、29.37个百分点。
这一切得益于监管层实施挂牌公司质量提升计划。
把好增量公司的“入口关”。优化挂牌准入条件和审查机制,鼓励优质企业挂牌同时定向发行并进入创新层。
畅通“出口关”。健全摘牌退出机制,对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等情形的挂牌公司,加大市场出清力度。
压实主办券商责任。建立市场化的评价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科技监管效能。开发了信息披露智能监管系统(“利器系统”),实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挂牌公司进行风险画像,探索科技监管和人工审查相结合,对挂牌公司定期报告进行全面“扫描”,对重点公司集中“问诊”。
据介绍,几大措施实施下来,市场出清生态逐步有序形成。2019年共有1987家公司摘牌,其中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而被强制摘牌的公司397家,是上一年的3.48倍。
这其中,微利亏损企业摘牌加速。1590家主动摘牌公司中,912家出于挂牌成本收益比考虑而主动摘牌。其中,亏损企业和净利润1000万元以下的微利企业占比70.61%,同比增加5.21个百分点。
相关新闻: